中韩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
记者9月15日从青岛市前湾保税港区获悉,目前,中韩双方已开始试点检查结果互认,首批出口韩国的辣椒制品只经一次检验,已在韩国通关。
15日,记者随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中韩自贸 齐鲁先行’全国媒体行”活动来到位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青岛保税港区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实验室主任程刚告诉记者,今年7月,首批出口韩国的辣椒制品拿着该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在韩国只经过材料审核,无需再次检验而直接通关。这标志着中国出口韩国食品农产品一次性检测道路的正式打通。
今年5月13日,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与韩国最大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韩国化学融合研究院(KTR)正式签署了中韩食品农产品前置检测协议书。双方选取中国出口韩国的辣椒、大蒜、泡菜,韩国出口中国的液态奶及冷冻产品,实行检测结果互认。
6月1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酒类和食品检测实验室正式通过韩国食品药品监督处(MFDS)认证,获得韩国“国外检验机关”资质。
结果互认,提高了通关速度,对保质期短的食品非常利好。但是,程刚坦言,目前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韩国牛奶保质期短,但有的牛奶检测项目周期长,需要半个月时间。用快速方法的话,又与我国的国标规定不符。现在,黄岛和威海口岸通常只用2-3天时间尽快放行,留下20%的样品再慢慢检测,这20%的样品就报废掉了。
“眼下,程序上没有问题。我们两个实验室正在进行成果的比对学习,学习对方的检测方法,同一个样品,得让成果能对起来。现在,我们只是选取这几种产品、选取部分供应商进行试点,争取尽早把互认覆盖到更多种类。”程刚说,双方官方都很支持,但中间有些细节,比如沟通机制,出现问题如何查找原因、如何处理等,都需要磨合,检测方法的不同之处也比较多。争取今年能把互认做实,并尽快覆盖到更多种类。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健告诉记者,除了试点中韩检验检疫结果互认,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还将在区内探索中韩海关查验结果互认、进出口企业资信及申报单证互认、进出口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料格式及数据模型统一,探索实施对韩国通过青岛自由贸易港区输往境内的进境货物快速验放工作模式。(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