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把文化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10月10日晚,月亮刚刚爬上嵩山山头,山东省临朐县九杰社区周边村子的庄户人家便早早地吃过晚饭,带上小马扎,赶到社区服务中心观看临朐县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把文化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全县农村庄户剧团展演。这个偏僻的山村,除了重大节日,已经好几年没有大型的文艺演出了。音乐声、歌声和老百姓的欢笑声、掌声融为一体,使笼罩在清冷秋夜里的九杰社区服务中心暖意融融。
“举办临朐县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既反映这几年临朐文化发展的成果,更重要的是文化惠民,把文化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临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孙秉明表示。
文化下乡,愉悦生活
演出还未开始,几个八九岁的孩子就在舞台上跳起舞来,更小的孩子则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不时发出兴奋的笑声、叫声。61岁的杨洪香和几个街坊邻居一起,早早地在院里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村里有文艺队,经常跳广场舞。俺腿脚不好,跳不了,可俺看了好多回了。”对于喜爱文艺的杨洪香来说,这样的演出实在太难得,“平时光在家看电视,哪有机会坐这么近看现场表演?”
老百姓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孙秉明了然于胸。2012年6月,临朐县文广新局在菟崮前村送戏下乡时的情景,他至今仍记忆犹新。演出时,上至耄耋老者,下到幼小孩童,将整条胡同挤得满满当当,有些村民甚至爬到墙头观看演出。“他们对文艺演出渴望的眼神和观看演出时发自内心的笑容,让我想起一句话:总有一种歌声能打动你,总有一种微笑能让你震撼。当时我就跟身旁的同事讲:我们文化部门肩负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在孙秉明看来,老百姓可以看电视,或是上电影院,但这与坐在自己家门口看演出是不一样的。从这以后,临朐县文化系统不断地策划文艺演出,希望能真正把文化送到基层、送到群众家门口,努力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为此,临朐县于2014年6月启动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活动历时4个月,分为“艺术节开、闭幕式”“激情演艺”“魅力展示”三大板块,共计15项活动。
作为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历时两个多月的2014“秦池杯”文明之夏文艺演出暨“歌颂新农村·唱响中国梦”农村文艺汇演在全县13处镇(街、园、区)和县城主要公园广场演出20多场,演出节目400多个,参演人员达千人次,观众达10万人次。与此同时,“颂歌献给党”山旺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巡演、庆“八一”文化拥军慰问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大型文艺活动、“相约幸福·舞动临朐”首届广场舞大赛、“让文化走进老百姓的家门口”全县农村庄户剧团展演、“让梦想扬帆起航”全县企业歌曲大赛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出发,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全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群众参与,寓教于乐
当晚在九杰社区举行的“把文化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全县农村庄户剧团展演由艺佳吕剧团承办。自搭自建舞台,自编自演戏曲,这个2002年成立的庄户剧团,由16名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组成。12年来,他们风雨无阻,走乡串村,在田间地头为老百姓演出了2000余场。
“这些年来,我们长期跟群众打交道。群众对剧团的喜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有时在村里演出,老百姓都不让走,你一百我两百地自发凑钱让我们再多演几场,这让我们深受感动。”艺佳吕剧团团长冯太平清楚地记得,在老百姓的盛情邀请下,剧团在五井镇付家庄一连演出了9场。
虽说当晚的演出是由艺佳吕剧团承办,可记者注意到,整场演出的伴舞都是由“青春舞蹈队”来完成的。生动的表情、激情洋溢的舞姿,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展演结束后,记者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办公室见到了这支正在换装的舞蹈队。“能够下乡来文艺演出,我们心里很快乐。你感受到我们的热情了吗?”尽管秋夜的山里气温很低,但身着红色裙装的胡玉芝额头上还是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作为青春舞蹈队的领队,胡玉芝管理着一支约500人的广场舞队伍。她们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都是舞蹈的“狂热爱好者”。由于舞台有限,当晚的演出仅有8名队员参加。
“下午我跟她们说,如果累的话,晚上你们就跳两支吧。但她们主动地承担下所有的伴舞。”临朐县文化馆馆长李咏梅告诉记者,青春舞蹈队全程参与了2014“秦池杯”文明之夏文艺演出暨“歌颂新农村·唱响中国梦”农村文艺汇演。
58岁的梁喜兰是九杰社区舞蹈队的成员之一。在上台表演广场舞《欢乐中国年》之前,她一直坐在舞台旁的台阶上观看演出。“他们演得这么好,俺上去跳舞觉得怪羞人的。但一想到俺也可以站在这个舞台上,俺心里真高兴。”一年多来,她每天结束农忙后都会来社区服务中心的大院练上一两个小时的广场舞。“忙了一天,跳跳舞活动活动身体,晚上睡得香。”
“临朐县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了群众’的宗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不仅仅是观看演出,而且能参与其中。”李咏梅说,也正因为如此,演出节目大多自编自演,所以为群众喜闻乐见,本土特色十分突出。
免费培训,文化惠民
胡玉芝说:“我们每周二、周三在县文化馆上课。文化馆免费提供场地、辅导。多亏了文化馆的辅导老师,要不然我们青春舞蹈队的舞姿可没现在这么优美。”
梁喜兰说:“我们跳的这些广场舞都是县文化馆的老师来村里教的。今年已经来过3次了。”
“临朐是个山区,偏远山村有100多个,一些交通比较方便的山村我们每年都会送戏下乡,但根本无法覆盖所有的偏远山村。可事实上,越是偏远的地区,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是强烈。我们去演出时,老百姓真是看不够呀。”李咏梅告诉记者,临朐县文广新局自2011年启动“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训工程以来,以县文化馆为依托,开展免费培训,大力建设县、镇、村三级文化人才库,培养舞蹈、书画、声乐、器乐等文化人才1万余人次。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结合临朐文化人才队伍现状,根据文化艺术门类的特点,经过认真调研和论证,确定了‘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训的任务目标。‘十’即对10名文化站长培训,‘百’即对100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层管理人员培训,‘千’即对1000名文艺骨干及文化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据李咏梅介绍,“十百千”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实施3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各文化基层单位积极参与全县各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辅导和演出。每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近200次,建立了3500人的文化服务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活动。民间业余文艺社团日益发展壮大。全县已拥有乡土剧团、秧歌、高跷、腰鼓、周姑戏、吕剧等表演队伍100多支,成为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的主干力量。2013年,临朐县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项目被文化部评为 “文化志愿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
与此同时,培训极大地提升了文艺创作骨干的创作热情及专业水平。近年来,临朐县先后创作并发表各类文艺作品万余件,有1800多件作品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500多件作品获奖,获奖数量和质量名列全市前茅。其中,小品《骆驼石》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政府群众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并获第六届泰山文艺奖二等奖。周姑戏《珍贵礼物》获首届山东地方戏新创作小戏展演优秀剧目奖,长篇小说《燃烧的河山》、歌曲《春来了》、陶艺雕塑《百子闹鸢》等10余部作品相继获“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第二届“风筝都文化奖”特别奖。
据统计,从今年1月到10月,临朐共举办了8期全县广场舞骨干培训班,培训人数300人次;在全县13处镇(街、园、区)送辅导下乡培训50余次,培训人数3000人次,其中根据村民需要,晚上辅导20余次。“在庆‘七一’系列活动及2014‘秦池杯’文明之夏文艺演出暨‘歌颂新农村·唱响中国梦’农村文艺汇演中, 我馆对全县13处镇(街、园、区)进行常态化、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他们组织、排练、培训、演出,经文化馆人员培训、排练、辅导的节目共计100余个,并演出70多场,足迹遍布我县各乡镇文化大院,受益人群颇多。”李咏梅告诉记者。
“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文化的辅导力度,特别是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实行送辅导下乡,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体验到文化惠民的成果。”孙秉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