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发力打造“国字号”农科园字号

30.04.2015  08:24

  前不久,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临沂(河东)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晋升为“山东临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国家第六批第18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全省第七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就如何打造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增创新优势等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区长赵晓晖。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财政补贴空间缩小,以及环境、资源双重约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河东区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展如何?

  赵晓晖:目前,全区成功流转土地13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20个,发展优质农产品(000061,股吧)基地32.5万亩、出口“双备案”基地18万亩,蔬菜、肥料、都市农业等3条全产业链逐步建立完善,1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超对接”。

  稳妥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齐头并建,对园区覆盖的60个村庄实施旧村改造,建成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人居优越的18个大型居住组团,腾退耕地6100余亩用于发展农业产业项目,直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为产业工人2.8万人,实现年人均增收9600元以上。

  除适度规模化经营外,发展现代农业,在产业层次上要“接二连三”,中节能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便是范例,5000亩光伏农业大棚棚顶采用太阳能发电,棚内种植茶树和食用菌,并向社会开放观光旅游采摘,在效益产出上高效、低碳、无污染。

  值得关注的是,临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立足临沂市整体发展规划,采取“一心、两带、多点(园)”的总体建设框架,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功能分区和“一心引领、两带支撑、多点开花”的科学布局,打破了固化的行政区划限制,放大科技创新功能,带动周边132万亩高产粮食、优质蔬菜、高档苗木花卉、优质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在科技创新、产业孵化、示范带动、休闲观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河东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70%,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单产屡创新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河东区是如何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转型升级的?

  赵晓晖:河东区依托农业产业基础优势,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山东农大等20余家农业科研院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启动建设农业科技研发平台45个、博士流动工作站2个、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联盟1个,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270名,实现科研资源与现代农业无缝对接,提高核心竞争力。

  比如,金秋大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万亩良种繁育基地,承担实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日本优质粳稻品种生态适应性与应用研究”、国家水稻产业化体系“推进粳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等科技项目,成功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带动多省稻区500余万亩、产生社会效益3亿元。

  与此同时,河东区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和新型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年度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240次,培训农民1.9万人次,推广新品种27个,应用新技术12项。

  中国经济时报:河东区在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赵晓晖:一是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标准不高、配套欠缺。耕地地块分散,生产路网、灌溉体系难以统筹实施,严重制约农业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影响社会资本扩大农业项目投入的积极性。

  二是土地流转速度不快、单位投放规模不大。农业产业项目投资主体普遍反映土地流转进度直接影响投资进度,土地流转规模过小影响生产效率。

  三是科研投入和技术力量不足。农业生产和科研周期长、见效慢,人才“引不来”或“留不住”,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加剧,生产技术落后,经营管理理念陈旧,均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中国经济时报: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诸多挑战,您有什么建议?

  赵晓晖: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抓好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工作”,为增创现代农业发展新优势提供了良好契机。

  由此,建议省委、省政府把临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黄河三角洲国家农高区”创建工作一并安排部署,给予专项资金、政策、人才支持农业高新技术孵化平台和产业项目落地,建立省、市、区、科研单位四级共建的组织保障体系。(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