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山深处通公交 临崖山路拉动景区发展村民增收
对于冯家庄全村365户1130人来说,公交车的通行成为改变他们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
石崇崮隧道,被称为临沂市农村公路“第一长隧”。
农村公路带动了当地旅游景区产业的发展。
为确保镇村公交运营安全,方便公交车通行,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中,提高了设计标准,配套公交港湾、站牌等基础设施,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为镇村公交安全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齐鲁网 临沂11月12日讯 (记者 满倩)冯家庄是临沂市沂南县岸堤镇最西南段的一个村,因坐落在群山之中,交通十分闭塞,村民出行更多是靠步行。在三四年前,在村民看来,自行车都是相当先进的交通工具了。
11月12日,“山东打响公路安全攻坚战”第三站到达“大美临沂”,在沂南县观摩了连接沂南、沂水的沂蒙生态路和石崇崮隧道连接线工程后,媒体记者又赶到距离岸堤镇有11公里远的冯家庄。
对于冯家庄全村365户1130人来说,公交车的通行成为改变他们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村支部书记王彦友说,从去年10月1日开始,村里修建了岸堤客运站,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能够乘坐公交车去村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这是过去几辈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在没有公交车的时候,村里人出行更多的是租私家车,孩子要上学,想要去镇上赶集或办事,要么骑摩托车接送,要么靠每天8元租车来接送孩子。
“有了公交车,一辆车就能辐射周边23个村,60岁以上老人还能免费乘车。”王彦友告诉记者,“冯家庄村民主要靠种桃树维持生计,以前没有路的时候,村民就靠着拖拉机一车一车的往村外拉桃,现在修了路通了车,外地人直接进村来收桃。”
“现在老百姓就挎着篮子装好桃直接跑到村边卖,久而久之,村里还自发形成了农贸市场。”如今,冯家庄的果农们年收入要比以前增加一两千,超过10万元的达到六七户,冯家庄的桃子远销至黑龙江、南京和上海等多个外省市。
而公交车的好处还不仅仅是乘车的方便,在通公交车之前,为确保镇村公交运营安全,方便公交车通行,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在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中,提高了设计标准,配套公交港湾、站牌等基础设施,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为镇村公交安全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
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在沂南县,不论是沂蒙生态大道,还是被称为临沂市农村公路“第一长隧”的石崇崮隧道,凡是公路通到的地方,那些公交、班线客运路线、通校车路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穿城镇路段等存在高风险隐患的路段,道路的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都做得扎实且到位。
据了解,目前沂南县共安装波形梁护栏26公里、道路标线260.1公里,道口标桩1680根、示警桩6850根,警示诱导标志222处,标志牌245座,凸面镜21处,路域环境整合整治170公里。同时,在邻水临崖、急弯陡坡地段安装视频监控5处,有效降低了风险路段的事故发生率。
“加快推进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努力打造沂蒙幸福路。”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公维禹向记者介绍,目前,沂南县共排查道路安全隐患总里程335.9公里,其中二级公路27.2公里,三、四级公路308.7公里。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决定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县乡道路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治,到十三五末,基本消除村道的安全隐患。
临沂山村公路使穷山沟变金山沟 临崖护栏救下司机一条命
山东打响公路安全攻坚战 菏泽农村公路媲美高速路
聊城整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 计划投资1.11亿元
山东打响公路安全攻坚战 齐鲁网记者探路寻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