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推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26.04.2016 20:01
本文来源: 文化厅
近年来,临沂市依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坚持挖掘与整理、研究与保护、弘扬与传承并重,积极推动临沂民俗文化保护传承。
一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动普查队伍,加强对非遗普查员业务指导培训,共筛选登记13000余项濒临消失的优秀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
二是申报非遗项目,深入挖掘非遗项目文化内涵,组织专家逐项论证,认真撰写申报材料,提升申报成功率。2015年获批省级非遗项目22项,超过前三批的总和,目前有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41项,市级项目117项。
三是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群众参与度广。2015年50余位传承人、15000余件非遗项目先后到节会、广场、社区、军营、企业等展演。
四是打造品牌节会。举办民间秧歌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暨民间艺术展演。2015年,全市共500余支秧歌队、4万余名群众参加了展演和比赛,现场观众达300余万人次。
五是实行保护性开发。开展沂蒙优秀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在收徒传艺、新产品研发、营销策略、营销手段、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产业化道路。目前,以柳编、中国结、莫氏绒绣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类企业有148家,家庭作坊53220户,年产值50多亿元,带动就业总人数50.8万人。
六是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先后组织木旋玩具、彩印花布、草柳编、布帖画、陶笛(呢哨)等赴澳大利亚、埃及、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展览、交流。
本文来源: 文化厅
26.04.2016 20:01
故
事
刘家义在全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担当作为好书记”“干事创业好班子”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省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
文化厅
刘家义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山东服务保障工作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山东服务保障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