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掀秸秆禁烧大战 麦收时节不再“狼烟四起”
每年夏收,秸秆焚烧都会成为空气质量的时令性“大敌”。而今年麦收时节,城郊田里,再也不见“狼烟四起”的景象,临沂市区“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气常见。目前,全市秸杆还田面积达300万亩,占已收小麦的70%,国家环保卫星和国家气象卫星监测显示临沂市没有发现一起焚烧秸秆火点。临沂秸秆禁烧取得如此天翻地覆变化的原因在哪里?
6月11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到兰陵县烟头湖麦收现场记者刘青通讯员朱飞 摄
灰色记忆太吓人 老庄稼人再也不敢烧秸秆
说起焚烧秸秆,年近50岁的罗庄区村民杜大洪表示,自从2012年麦收焚烧秸秆差点引起火灾后,他再也没有焚烧过秸秆。“如果当时真烧起来,怕是现在我还在监狱里蹲着呢。”
尽管已经过去3年,提起2012年麦收时节的事情,杜大洪依然心有余悸。杜大洪说,他这人性子有些急躁,在农活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经常是别家还没开始动手,他家便结束了。2012年他家在村东头种植了2.8亩小麦,为了抢收小麦,他提前周围农户1天便将麦子收完了。为了让秸秆焚烧得完全,他专门将秸秆放在地里晒了一天。
“点火的时候是傍晚,周围没什么人了。刚开始火势还在掌控中,不想烧到快一半的时候突然起了大风,火势立马失去了控制。”杜大洪说,他跟媳妇儿一看形势不对,将原本准备好的一桶水浇上去,结果风太大,完全不管用!
“四周除了西侧是一块蒜地,其他方向全是成片的麦子,连起来五六百亩呢,要真烧起来,不说这经济损失能否承受得起,单是按照法律规定,我就得进监狱啊!”杜大洪说,当时他媳妇儿一看火势超出掌控,便开始大声呼“救命”,从附近工厂下班的2名男青年也赶过来加入救火队伍。4人拿着从树上掰下来的树枝开始救火,可是风太大,前来救火的一青年连眉毛都烧光了也没能将火扑灭,这时风还有加大的趋势。
“一看这情形,我媳妇儿就瘫地上了,我当时也吓傻了,啥也没想就扑到火上了,希望能用身体把火苗压住。那俩青年吓得过来拽我,拉扯间也就1分钟,风突然小了,还转变了方向,从西北风转成了东北风,吹向了旁边的蒜地。”杜大洪说。
“火被扑灭的时候,距离别家成片的麦田只有不到2米的距离,如果当时风力没小、风向没转,后果不堪设想。”杜大洪庆幸地说,那天回家后,他被吓得发起了39度的高烧,自此,他再也没有焚烧过秸秆。
郯城县农机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记者 刘青 通讯员 张建华 摄
大学生村官地头晒黑 怕找不到女朋友
27岁的小东是郯城县庙山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平时在镇党委办公室工作。今年麦收时节,他作为一名包村干部被下派到田间地头,专门负责麦收时节严禁焚烧秸秆的工作。
小东告诉记者,庙山镇全镇一共7个社区,今年麦收时节每个社区也是一个管理区,根据管理区下辖自然村数量,选派相对应数量的包村干部。包村干部具体负责村里的麦收事宜,包括麦收前期禁止焚烧秸秆的宣传工作,麦收时节监督收割机麦茬不高于10厘米及麦收过后禁烧防火任务等。
“我们管理区连同管理区书记在内一共5个人,我负责的村子叫薛庄村。”提起麦收,小东如数家珍。“今年麦收变化非常大,不仅仅是不能焚烧秸秆,连每台收割机收割的麦茬也有规定,不能高于10厘米,而且必须安装粉碎机。”
“麦收的另一项重任就是禁止焚烧秸秆,所以我经常在地里溜达,快半夜了才能放心回家,为此我已经晒黑了好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