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让红色文化奏响时代主旋律

05.12.2014  12:32

从铁道游击队到沂蒙六姐妹再到孟良崮战役,山东悠长的革命历史闪耀着红色的光芒,而临沂人“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的精神,让这红色更加鲜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革命老区临沂时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今年以来,山东省临沂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继续深挖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时代意义和文化内涵,在传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让红色文化奏响时代主旋律,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与时俱进   奏响当代强音

“沂蒙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沂蒙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价值,既有社会价值,还有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在临沂市郯城县委宣传部长代长红看来,诞生于战争年月的沂蒙精神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沂蒙山区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发挥了难以估量的作用。

“部队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派出五至七人组成的宣传队,展开形式多样的宣传。”在革命老兵张继文记忆中,八路军初到沂蒙,群众冷冷静静,经过宣传之后,才慢慢了解了起来。

1941年5月17日至27日,一一五师战士剧社、抗大第一分校文工团、山东纵队姊妹剧团等八个宣传队伍在莒南县渊子崖村举行联合会演,宣传党的方针和抗战政策,盛况空前,史称“八大剧团”联合会演,点燃了渊子崖村的抗战热情。

“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文艺创作以‘活报剧’‘秧歌剧’等短小精悍的形式,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发挥了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瓦解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艳玲说,“新中国成立后,红色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其影响力延伸至今,历久弥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巩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抵御侵略,反对压迫剥削,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革命胜利后,面对自然条件恶劣、物质匮乏的环境,沂蒙人民继承并发扬原有的沂蒙精神风貌,不畏艰险,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中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解放报社原副总编辑、少将孙临平看来,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顺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不同时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挥着共同的作用。

在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韩延明看来,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绝不是一种自我封闭的、单纯区域性的、只适应于战争年代的精神文化形态。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流动的、进取的、拓展的、深远的精神文化,是承载新世纪、新使命的时代精神的主流文化,伴随着历史的行进和社会的文明而日臻充实和完善”。

“它总能够深入历史的深处,解决时代的问题,体现历史的逻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徐艳玲表示,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当时最动人的时代情愫,也是当时的时代最强音”。

谈及弘扬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必要性,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表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一切都变得快餐化,许多人逐渐变得浮躁、自私,沉不下心,吃不得苦,这无疑使社会上充斥不良风气,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新时期重提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非常重要。

“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没有定格,没有止步,更不会封闭,它与时俱进、开拓发展,烛照着干部群众奋然前行。”韩延明表示,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沂蒙老区这片沃土上的彰显和体现,沂蒙精神以其独特的价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承载新世纪新使命的时代精神主流,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有展现形式与发展形态。

弘扬沂蒙精神 坚持群众路线

“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结果,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生死与共、水乳交融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基石。”在孙临平看来,弘扬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高娟是临沭县文化馆馆长,也是很多村民口中的高老师。为推广群众广场舞,她几乎走遍了全县所有的村庄,跟村民打过无数次交道,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亲切地喊她“小高”。“叫‘小高’更好,亲切。文化馆就是为百姓服务的,不能与老百姓有距离感。”据高娟介绍,文化馆的馆员都有文化帮扶任务,一个人负责几个村,只要村民打电话,就要尽快去送培训服务。

“作为工作在文化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党员,为人民谋文化福利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这是践行群众路线,坚守沂蒙精神的要求。”临沭县文广新局局长王志银说。

在临沂市郯城县委宣传部长代长红看来,红色文化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它植根于沂蒙山的沃土,具有草根性和人民性,它生成于民众也必须回归于民众。“它不是供人观赏的文物,不是古董,只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它才变成活的有生命的存在。”

地处大山深处的沂蒙山区曾经以“穷”闻名全省。上世纪80年代,临沂人民在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引领下,艰苦创业,奋力直追,彻底甩掉了“穷”帽子;近几年,临沂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临沂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4.6万平方米的沂蒙精神纪念馆、2.4万平方米的临沂书法广场书圣阁已开放启用,6.8万平方米的临沂大剧院项目已全部竣工,让沂蒙人民真正享受到了文化大发展的福利。

“沂蒙精神是什么?我认为一定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沂蒙精神的概括中加深理解,同时结合时代的需要、实践的需要进行提升和深化。”人民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郑剑认为,弘扬沂蒙精神,归根结底就是造福人民、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为丰富基层百姓文化生活,临沂市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目前,临沂市3990个村、社区全部建成农村文化大院,并通过举办庄户剧团、广场舞等基层文化培训班,培养了3650支广场舞队伍,在全市掀起了村、社区广场舞热潮。现在,每到农闲时节,沂蒙山村里总能充满欢声笑语。

“红色文化精神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的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精神,离我们很近。”山东省社科院课题组起草的调研报告这样形容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而在临沭县朱村村民王克昌眼中,沂蒙精神让“村里变得更干净了,村民文化生活内容更多了,村民的素质提高了,村风变得更好了。”

讲好沂蒙故事 凝聚正能量

“朔风吹寒屋,血衣刺心骨。新嫂取新被,洗拆忙翁故。夕阳西山落,温暖如新初。一碗鸡蛋汤,情深透肺腑。”沂蒙革命纪念馆内,一首打油诗反映出了革命时期沂蒙军民的鱼水深情;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方兰亭舍子拥军、吕宝兰宁死不屈……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成为了沂蒙精神的有力注脚。

“沂蒙精神最初形成于被敌人包围封锁的革命根据地,是在逆境中开拓奋进的先进意识形态。”在4月27日召开的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上,韩延明表示,沂蒙人民在当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扬了舍小家、顾大家,以大局为重的无私奉献精神,倾其所有,拥军支前,参军参战,为革命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样的付出我们不能忘”。

唐美兰是临沂市莒南县集前村普通村民,虽然今年已经88岁高龄,但戴上老花镜,仍然能读出报纸上的文章。“像我这个年纪,能认得几个字不容易。”唐美兰清楚地记得在识字班学习的场景:“13岁那年,村里来了共产党抗日工作委员会,‘抗委会’把村里的女娃娃们召集到一起,开办了识字班。”

“教农民读书写字,减租减息分田地,用黄豆粒开展民主选举……在严酷的战争年代,革命先烈不畏艰险,抵抗侵略压迫,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张少军表示,临沂人不会忘却历史和英雄。“我们把70余处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红色纪念建筑等加以登记梳理,并筹建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沂蒙红色文化展馆,整合红嫂广场、滨河红色雕塑群等资源,形成了全市红色文化聚集区中心。”

如今在临沂,有关红色文化的雕塑、照片、实物随处可见。沂蒙六姐妹拥军支前,红嫂乳汁救伤员,王换于倾其所有抚养革命后代……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通过不断地搜集、整理和保护,使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变得更直观、更亲近。

“现在,不再需要我们为建立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却承担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使命。”在张少军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力宣传和弘扬沂蒙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讲好沂蒙故事,能够凝聚社会正能量,“用先进楷模的精神激励人、感召人,进一步增强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有自己的主心骨和精神支柱。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韩延明看来,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就是沂蒙人民必须弘扬的文化主旋律,“我们今天倡导的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不是简单的老调重弹,而是打上了鲜明时代烙印,与现实观念的脉搏是息息相通的,是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

坚定信念理想   铸就民族之魂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统一。”韩延明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沂蒙精神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导向意义和育人价值,理应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并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的有效路径和精神暖流。

今年8月,临沂市组织26名优秀高考学子,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让青年学生重温沂蒙精神产生、发展、升华的历史进程,深刻感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内涵。

“在战争年代,沂蒙青年踊跃参军,沂蒙子弟兵征战大半个中国;新时代的沂蒙青年不仅继承了沂蒙精神,更在建设家乡这条崭新的征途上,给沂蒙精神注入了时代气息的生动内涵。”在临沂大学教授汲广运看来,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引导青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最为淳朴和本真的沂蒙精神应流淌于青年的血脉之中。”

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中一些具有文学素养的战士,利用当地流传较广的旧山歌、唱腔、快板等,加以文学方面的加工,使内容与先前迥然不同,政治层次上升,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不需要舞台幕布,不要太多的道具乐器,只需挑选稍有表演能力的战士,做些又说又唱、又做又跳的表演就行,表演内容从当地发生的事情中撷取。” 张继文回忆,这种接地气的文化让那个年代激情燃烧。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 1940年,抗大第一分校文工团团员阮若珊和李林编写了《反对黄沙会》歌词,并根据当地民歌曲调加工成曲,歌曲演唱后,很快传到山东各根据地。

“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既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红色文化的接受者。红色文化源于群众生活,高于群众生活。”在郯城县委宣传部长代长红看来,沂蒙精神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弘扬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要坚持不懈,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沂蒙精神下乡、进社区、进基层等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理解。

11月27日,“中国梦•沂蒙行•红嫂情”系列公益活动在山东省临沂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成立了沂蒙红嫂专项基金,开展了捐赠活动,并对“沂蒙红嫂”“道德模范”“沂南好人”进行表彰奖励。

“这是对沂蒙精神和红色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也是推进沂蒙精神进社区的举措之一。”据介绍,在临沂,政府出台结亲连心、行风热线、市长公开电话、沂蒙大学堂等16条弘扬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决定,使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了新的生机。

“要让沂蒙精神真正作为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就必须结合现实生活、运用现代手段创造更多的红色文化作品,并让优秀的红色文化作品能够被老百姓认可。”据临沂市文广新局局长曹守娟介绍,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临沂市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红色剧目,“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观赏《蒙山沂水》、《沂蒙》、《沂蒙六姐妹》等红色文化经典作品。”

为了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百姓生活,今年以来,临沂市先后举办了“万紫千红颂沂蒙——赵文成花鸟画展”“红色沂蒙——高继兴画展”等个展、联展60余场次,省级以上美术展览80余次。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张少军看来,要在实践活动和优秀作品中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感悟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