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一村一年一场戏

26.09.2014  12:25

“一村一年一场戏”是山东省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公益性活动,实行“政府补贴、院团演出、农民看戏”。为深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老百姓共享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临沭县“一村一年一场戏”主题活动于8月正式启动。

        一

        《四个大嫂夸儿媳》、《计划生育好处多》、《包办婚姻坏处大》是临沭县大兴镇大兴村庄户吕剧团创作的拿手好戏,每次演出,总能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村民们都是业余演员,可认真劲儿一点儿也不输专业演员,一到农闲时节,大家就一起排练节目。”吕剧团的演员都来自农村,50多岁的李学安是剧团的土导演,剧目也主要围绕着乡村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夸媳妇婆婆等题材展开。

        提及成为“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的演出团队之一,李学安虽嘴上说着谦虚话,却不禁提高嗓门:“都是村里老少爷们抬举我们,我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今年7月份,临沭县派遣人员进村入户,对申报送戏下乡演出任务的团队进行审核,调研各个申报队伍在当地村民中的曝光率和满意度。

        “不分所有制性质,不看行政隶属关系,凡经审查能够承担送戏下乡演出任务的各级各类演出主体,均可申请参加。”在临沭县文广新局局长王志银看来,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公益性演出是块大蛋糕,蛋糕不仅要分食,还要分好,谁受欢迎,谁就拿大头。

        二

        “老王官不大,要求可不少哩。”南古喜洋洋民乐团团长武可亮哈哈一笑,顺手从怀里抽出演出回执单和一沓照片递给郑山街道文化站站长王传仕,“我啥时候在演出上打过折扣?你还信不过我啊。”

        “我哪能信不过你,关键是县里得审核。”王传仕接过回执单和照片,仔细瞅了几遍,感觉没问题后,才招呼武可亮坐下。“不只你们,各演出团队都得填演出回执单,并让村、镇街(区)政府核实并签字、盖章,连同演出视频、照片、节目单等现场信息,报县里审核备案。”

        与王传仕打了十几年交道,武可亮深知他的脾气,私事怎么办都好,涉及公事,他爱较真。“来的时候下雨,我怕把回执单弄湿了,在怀里揣了一路。”王传仕打哈哈道:“你是记住了那个教训。”谈到所谓的教训,武可亮记忆犹新:“村里支书写字有点潦草,老王看不清,嘿唬着我又重新弄了一份回执单。”

        在确定“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的参演团队后,临沭县通过媒体、网站等形式公示了演出团队名称和演出场次计划,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网络举报信箱等多种形式,接受群众的监督。“不是我嘿唬你,你那份回执单上的演出地点太潦草,老少爷们怎么监督你们?”王传仕说。

        三

        “我们都是庄户人,就唱些庄户事儿,宣扬我们农村人的新面貌。”相比专业演员,虽然大兴村庄户吕剧团演得很生涩,但是接地气的演出让他们成为第一批吃蛋糕的人。在李学安看来,补贴是小事,关键是能得到老少爷们和政府的认可。“每次一打鼓,一开唱,村里的老少爷们就围过来,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

        大兴镇整合了包括大兴村吕剧团在内的5个民间表演团体,由30多名农村文化带头人组成,以歌颂祖国、赞美生活、宣传计划生育、惠农政策为主要内容,为当地农民群众送去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由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整体统筹,整合所有文艺演出队伍,将演出安排在一个中心村落,周边村落可就近观看,形成一个文化服务圈。”王志银话锋一转,当然也要照顾那些边远的村落,“偏远、分散的小型村落可采取小分队形式进行演出,把演出队伍拆分开来,满足群众的观赏需求。”

        在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过程中,临沭县优先安排当地的优秀庄户剧团承担演出任务并获得相应补助,积极扶持庄户剧团建设,结合演出,在演出村落开展基层文艺骨干培养工程。

        “一村一年一场戏不只是政府送戏的工程,更是文化惠民工程,一年一场戏,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王志银看来,这是一个引子,一瓶催化剂。在政府送戏的过程中,庄户剧团壮大了,当地的文化人才培养起来了,这才是最惠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