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沭县创新文化工作方式,改变以奖代补方式

24.04.2015  13:41

  4月21日晚,临沭青云镇莲花广场上多了一个“大家伙”,五六十名中老年妇女一板一眼地跟着它跳广场舞。“这是今天上午刚在县里领回来的奖品。”青云镇文化站站长周新指着广场上新添的彩色电视机说,“这已经是俺们镇连续第六个年头获奖了。”近年来,临沭县创新文化工作方式,在“乡村大舞台”建设、广场舞展演等活动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激活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提升文化工作热情

  “今年我们镇有12个村领到了彩电,去年有9个村领到音响。”周新打心眼里高兴,“全镇的文化工作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我们一直在进步。”

  近年来,为提升各村镇文化工作积极性,繁荣基层文化生活,临沭县创新工作方式,根据年终文化考核和前期文化调研,结合“第一书记”驻点村、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和综合文化站达标升级情况,筛选出文化工作优秀村居,发放现金或实物等奖励,“把竞争机制引入文化工作中,不仅能促进村镇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还能对基层文化工作的质量进行把控和监督。”临沭县文广新局局长王志银说。

  随着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周新逐渐成了“香饽饽”,越来越多的村支书跑到镇上请他下乡指导工作,“我每周平均要接到30多个村支书的电话,比以前多大约20个。在10年前,哪个村支书能瞧得上咱?文化站长,对他们来讲就是个摆设。”谈到以奖代补的政策对各村文化热情的带动作用,青云镇郭家山村会计郭秀峰对于前年没能评上奖依旧耿耿于怀:“奖励的东西倒是其次,关键是面子问题。前年,全镇就9个村没有获奖,其中就有我们,去年我们村铆足了劲儿,终于重回先进行列。”

  以奖代补有“小窍门”

  “以奖代补,并不是发钱了事。”在王志银看来,搞好以奖代补,其中有“小窍门”,“发钱不一定能真正落到农民手中,我们要确保文化资金专款专用。”

  2013年,临沭县采购了48台拉杆式多功能音响、54套锣鼓家什、11套庄户剧团演出设备,优先发放给全县的“五有”(有领队、有队伍、有场地、有活动、有保障)文化村;今年,该县采购了10

  台电脑、90台彩电发给了2014年年终测评成绩靠前的村居。

  “前两年,农村广场舞开始推广,发放锣鼓家什和音响正合时宜,今年,广场舞基本村村普及,培训要及时跟上,彩电就相当于为村民配备了一个‘老师’。”据王志银介绍,不少村镇学习县里的做法,用奖励的方式带动村民的文化热情,“青云镇2013年就自行购买广场舞器材,配送各村,实现了全镇各村全覆盖。”

  2014年,为落实完成《临沭县2014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责任书》,临沭县对每个成功建设一处标准“乡村大舞台”的镇街、景区给予了1万元的奖励补贴,给举办过全镇规模广场舞展演的镇街、景区3000元奖励。

  “建设大舞台,对各镇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销,给予现金补贴,更宜于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完成。”在王志银看来,保证专款专用,并不意味着不奖励现金,“以奖代补是手段,促进文化工作开展才是目标。”

  建立使用台账加强监管

  2014年,临沭县再次投入60万元为11个镇街、景区配送了19套庄户剧团演出设备,购置了91台电脑、380只便携式多功能移动音响、1230套舞蹈服、85套锣鼓家什、7200把舞蹈扇配发给全县民间文艺团队。

  为加强管理,切实发挥配发器材作用,真正让群众用起来、跳起来、唱起来,临沭县建立了器材使用台账,对各综合文化站、文化村音响管理使用情况和开展文化活动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管理使用不善、作用发挥不好、文化活动开展不起来的村、站,将勒令收回器材,同时,在今后工作中,亦将取消其配送名额。”王志银说,“有效监管是以奖代补政策的保障,只有让农民乐起来,才是真正的文化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