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沭建成城市污水处理综合体

15.04.2015  17:03

保护水环境  唱响“生态歌

      脏臭不堪的生活污水流进厂内,经过综合处理,很快变成涓涓清水,流入千亩人工湿地,再经多级生态修复,水质净化到比自然水质还好,既用于农作物灌溉,也用于园林绿化用水,分离后的污泥经太阳能技术处理,无臭无毒无菌,被运到垃圾填埋场用作覆盖土。这个集污水收集、处理、污泥处置、中水回用和生态修复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项目,便是山东省临沭县历时10年打造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体。

      10年前,临沭县城市建设还刚刚起步之时,领导决策层便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市生态保护理念,着手兴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0年间,临沭县持续投入,规划引领,立体治污,先后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期工程、升级改造工程、二期工程、管网建设工程、污泥处置工程、中水回用以及多级生态修复湿地等一系列工程,总投资达1.65亿元,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形成了一个科学高效运转的生态体系,将山东省推广的 “治用保”流域治理新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立足“”,全过程防治污染。2005年起,临沭县从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集中处理率入手,先期建成了日处理规模为2万吨、出水水质执行国标一级B标准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并配套建设了污水管网。为提升污水处理的规模和质量,临沭县于2009年和2012年又先后投资2500多万元建设了升级改造工程和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将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提高到4万吨/日,将出水水质从国标一级B提升到国标一级A标准,所有处理污水100%达标排放。投资5000多万元配套敷设污水收集管网76.9公里,使县城区的生活污水得到应收尽收,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污水直排问题。2014年,临沭县又投资1473万元建设了日处理30吨的污泥处置工程,利用太阳能为主要能源,将含水量超过80%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并经杀菌、消毒和除臭后,外运至垃圾填埋场作为覆盖土,从而达到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使污泥二次污染问题迎刃而解。

      突出“”,多渠道回用中水。临沭县污水排放标准提升后,中水的回用范围大大扩展,先后将中水应用于下游上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同时也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用水,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目前临沭县正按照规划,制定并逐步推进建设以企业回用中水为主体的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注重“”,多层次保护环境。为构建污水处理排放下游沿河流域的大生态带,努力提升环境承载力,临沭县在污水处理厂下游的苍源河道规划建设了面积1000余亩的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总投资5000多万元,目前已先期投资2488万元建成了多级生态塘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工程,采用生物处理技术,通过生态塘、潜流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等生态净化项目,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中水进行多级生态净化,同时结合苍源河的天然优势,配套建设了观景亭、广场、木栈道、亲水平台、园路等景观设施,有效改善了污水处理厂周边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效果。

      临沭县规划建设的城市污水处理综合体,各项目相互依存、相互辅助,从而形成了一个生态功能凸显,环境修复良好的新型环保体系,为临沭县城市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英荣攀)

 

通联:山东省临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  英荣攀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