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峰为“插花式”贫困求解 要绘精准“扶贫地图”

27.01.2016  15:30
张光峰为“插花式”贫困求解 要绘精准“扶贫地图” - News.E23.Cn
来源: img01.e23.cn

  ■ 扎堆贫困的比重变得很小,“插画式”贫困、分散零星的贫困结构成为主流。所以精准扶贫变得迫切,亟需把贫困人口精准到一张电子“扶贫地图”上,动态监测那些即将闯进贫困线的人群。

  ■ 扶贫最核心的就是抓教育,让贫困人口通过教育,学到知识和技能,以遏制贫困增量。

  ■ 把农民从土地里请出来之前,不能单纯把他们的土地流转给某个合作社或企业,而要引导他们把土地入股到企业当中,以定期获得分红,并领取土地流转租金,然后才放心地进城打工赚钱。

  

省人大代表、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

  “从数字上来讲,滨州扶贫压力不大,但最大难点在于,现在的扶贫与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插花式’贫困结构占了主导。”26日,省人大代表、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他说,精准扶贫变得迫切,亟需把贫困人口精准到一张电子“扶贫地图”上,动态监测那些即将闯进贫困线的人群。

  绘制一张“扶贫地图”,动态掌握每一人

  2015年初,滨州贫困人口16.4万,经过一年,有5.4万人脱贫,贫困人口还剩11万。作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张光峰是这样打算的: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按每年脱贫5.5万人的目标,2017年完成脱贫任务,再经2018年的整改巩固,最终稳妥全面脱贫。

  基于往年脱贫成果和自我加压的干劲,张光峰说,滨州提出提前一个不落地摆脱贫困的目标,不是喊口号、说大话,而是立足滨州实际和滨州发展,科学提出的。而且从数字上来讲,这一目标对滨州压力不大,但最大难点在于‘插花式’贫困结构。

  张光峰认为,解决‘插花式’贫困的难题,在于精准。首先要数字精准,每个镇、每个村的贫困人口数量、结构等,都要精准无误;同时原因要精准,以便精准下药。即使是一些懒人致贫,一心只等着政府帮扶的人,也一定要精准摸清原因。还有一些因丧失劳动力致贫的人群,在原因上要注意有所区分,比如要摸清他们家里是否还有子女赡养等。

  “精准,不是用公式计算出来的,而要用信息化手段。”张光峰建议,要把所有的贫困人口,精准地放到一张“扶贫地图”上。打开电脑,就能清晰了解到每一个人的贫困情况,能直接与他们取得联系。同时对他们进行动态监测,把即将闯入贫困线以下的人群监测好、解决好。只有精准到这种程度,才能履行好脱贫攻坚这项政治责任,确保一个贫困人口都不能落下,不给山东、全国拖后腿。

  把教育作为扶贫核心,让农民离开土地有3份收入

  有了精准的数字和原因,接下来就是怎样脱贫。

  “脱贫首先要抓教育。”张光峰说,滨州16.4万的贫困人口中,初中文化水平以下的占了94.4%,所以贫困的最核心原因在教育缺失。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加强教育,让一部分贫困人口根据自身特长,学习技能。紧接着,张光峰以养老产业为例,阐述了教育和培训对扶贫的重要性。

  他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养老产业对人力的需求将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随着居家养老的发展,受到培训和教育的农村人将在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但前提是这些人要获得相关技能培训。”张光峰建议,政府应建立家政学校或民政大学,让从土地里走出来农民,特别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走进大学,学习家政服务技能,增加就业和收入的机会。

张光峰建议,农民到城市务工之前,需要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单纯的把土地流转给某个合作社或企业,而要以土地入股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