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九大重点领域 着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03.01.2018  07:01



在上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取得多方面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制造业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国家发改委日前推出新的三年计划,将目光瞄准九大重点领域,力争“十三五”末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部署未来三年,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行动。

在总体目标方面,行动计划指出,到“十三五”末,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业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中国制造的知名品牌,创建一批国际公认的中国标准,使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大幅提高、综合素质显著增强。

上一轮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本次行动计划是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实施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制造业发展形势、任务和要求而制定的。

行动计划对上一轮行动计划予以总结,认为取得了四个方面的进展:

重大装备亮点频现,示范应用扎实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投入商业化运营,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实现示范应用。

关键技术多点突破,自主创新成果丰硕。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靶向肿瘤药甲磺酸阿帕替尼等重大疾病1.1类新药实现了产业化。

检测认证能力提升,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标准化总体组、检测认证联盟为架构的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新兴领域异军突起,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装备等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这三年,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向下,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舰表示,过去三年,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价值链条上的升级,即横向升级。由制造区段向上游延伸,即向研发、设计、创意、标准环节推进,例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由制造区段向下游延伸,即向品牌、渠道、物流、服务环节推进,例如家用电器产业。二是价值网络上的升级,即纵向升级。即使是从事制造区段,亦由模块供应商上升为系统集成商,并进一步上升为规则设计商,例如高端船舶、重大技术装备产业。三是价值整合上的创新,即打造‘时代产业’。包括制造业的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人文化发展都有重大突破,甚至发生了‘换道超车、变道超车’的效应,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智能机器人领域。

四大政策措施保驾护航

李海舰表示,新出台的行动计划布局的九大重点领域,均是“代表前沿、代表方向、代表未来”。

轨道交通装备是构建安全、高效、环保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行动计划提出,研制新一代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搭建悬浮导向、车载供电等关键技术研发试验调试平台。打造系列化中国标准动车组,加快研发时速250公里等速度级别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中国标准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

发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是海洋运输、资源开发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行动计划提出,发展高技术船舶与特种船舶,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先进装备。

在具体的政策措施方面,行动计划要求,加强支撑体系建设,优化完善激励政策,强化金融政策扶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李海舰称,具体的政策措施是一个社会工程问题,需要从“就制造业发展制造业”的思维方式转向“跳出制造业发展制造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加以执行。

值得关注的是,上一轮行动计划出台后不久,国家发改委即组织实施了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主要实施方式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项目特点,分别依托产业联盟、企业联合体、行业骨干企业组织实施。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等具有较强外部性、公益性的项目,采用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等政策性方式支持;对产业化能力建设等具有营利性、竞争性的项目,采用产业投资基金注资等市场化方式支持。

                              (来源:中国商报)


先进制造业唱响工业经济主旋律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振兴的主战场,发改委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