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改革的两个“一公里”论

19.10.2015  00:25

  全面深化改革,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改革是一次新的长征,充满未知,充满险阻;但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勇敢前进夺取胜利。改革的“军令状已经下达,集合号已经吹响。”如何从“最先一公里”尽快到达“最后一公里”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打开习近平同志的两个“一公里”锦囊。

    图为:2014年9月5日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一、“最先一公里”质量第一

  改革的“最先一公里”是指改革的顶层设计,重点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要解决改革蓝图的质量问题。改革方案首先要解决破什么题问题,这是“最先一公里”的起点,必须找准、找实。习近平指出:“要把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问题导向,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每一条改革举措都要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便于基层理解和落实。要把好改革方案的主旨和要点,把准相关改革的内在联系,结合实际实化细化,使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要想找准点、对好题,就要像侦察兵一样,做好前期调查研究,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纲举目张,一抓就灵。习近平指出:“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最大限度使提出的改革方案符合实际、符合改革要求,切实解决问题。”

  其次,改革方案要解决怎样破题问题,要为改革规划出清晰的路线图并指出捷径,周详而不繁琐;既要突出方案的执行性,又要能够规避系统性风险,只有易于执行、便于操作的改革方案才是好方案。习近平指出:“要引导干部群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看问题,认识到改革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充满活力的必由之路,讲大局、顾大局,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习近平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协调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改革举措,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

  再次,改革方案要有足够的“含金量”。改革方案的含金量表现在改革过程和改革结果两个方面,一是在改革过程中要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发展,既能啃掉增生的“硬骨头”,又能够不动社会稳定的“硬骨头”;二是最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人民福祉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改革是否的成功唯一标准。习近平指出:“要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往前排,也要在有利于建章立制的改革举措上下功夫,依靠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要在国企、财税、金融、司法、民生、党建等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方案。要保持督察工作力度,在是否解决了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最后,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还要与基层的改革实践探索良性互动,形成动态的修复、调整和纠偏机制。习近平指出:“要发挥顶层设计对基层实践的引领、规划、指导作用,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进行探索,因地制宜,聚焦具体问题,细化措施,细分责任,细排时间,把握好政策界限范围、尺度、节奏。基层改革创新要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取得第一手材料。要及时总结经验,把基层改革创新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蕴含的规律及时形成理性认识,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无不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要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

    图为: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二、中间切除两种“梗阻”

  改革是破局行动,要打破原有格局,特别是要让一些原有的利益格局伤筋动骨,重新组合甚至直接取缔。所以,某项改革的意义越重大,改革的阻力也越大。在改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两种“梗阻”现象,一种是“中梗阻”,一种是“肠梗阻”。习近平指出:“对已出台的具有重大结构支撑作用的改革,要抓紧出台细化实施方案,坚决消除‘中梗阻’‘肠梗阻’。对已经出台的重大方案要排队督察,及时跟踪、及时检查、及时评估、及时整改,重在发现问题。”“学习中国”小编认为,两种“梗阻”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改革中的“中梗阻”指中间机构或人员(多指干部)在执行改革方案过程中居关设卡有意让改革的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等现象。这种“梗阻”主要来自执行改革方案的系统或组织机构自身两个方面,与个体的办事人员的自身私利没有直接关系。来自本组织内部的“梗阻”我们可以称之为“梗阻”,来自非本组织、但为本系统或本系统其他单位的“梗阻”我们可以称之为“被梗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推出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显示,部门利益成为地方政府改革的最大阻力,特别是在简政放权、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方面,尤其如此。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落实中央有关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囿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大局,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这两种类型的“梗阻”,在改革中的破坏性较大,有时还显得十分冠冕堂皇;因为,它有时表现为制度性的、体制性的或结构性的,既难以找到“梗阻物”,又难以找到“梗阻物”的载体(具体人),所以进行系统性、结构性分析才能让这种“梗阻”现原形,然后除之。

  “肠梗阻”本意是指任何引起的人或动物肠内容物通过的障碍。改革过程中的“肠梗阻”是指出自从事改革的人的自身阻碍。这种“梗阻”纯粹产生于个体人的自身,“学习中国”小编认为有两种原因产生“肠梗阻”,一是价值观层面原因,这种人的价值观与时代主流价值观相背,因而阻碍改革;另一方面是因改革伤及其私利,动了他个人的奶酪或“夜草”,所以阻碍改革。“肠梗阻”的爆发点虽然容易找到,但是,“肠梗阻”却有可能发生在改革全过程的任何一点上中,爆发的频率可能远高于“中梗阻”。我们可以简单将“中梗阻”理解为改革的系统性阻力,将“肠梗阻”理解为改革的个人方面的阻力。有些干部不愿改革、不思改革、不善改革、不敢改革,要么表面响应、暗中抵制,要么碌碌无为、唯恐担责,要么乱改一顿、贻害无穷。清除“肠梗阻”一是做政治思想工作,二是用对人。习近平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争当改革促进派。”用好人是最主要的,要用改革促进派,要用改革实干家,要将“反对派”和“拖拉派”清除出场。习近平指出:“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突破特殊利益群体束缚,触碰既得利益,善于进行利益调整,化解利益调整中的层层阻力。习近平指出:“改革要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图为:2013年7月23日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

   三、“最后一公里”的落实与担当

  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是指改革方案的执行落地环节,也是改革的收获阶段。落实是一切改革方案的归宿,是一切改革成败的关键,也是开展改革的全部意义所在。习近平指出:“要坚定不移抓好落实,不打折扣,不能遇到矛盾和问题就绕着走、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对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提出对策、积极化解。” 习近平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改革蓝图有了,现在的关键是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此阶段的改革人、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有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争做改革尖兵,想尽一切办法把改革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持续的攻坚战,需要有勇气、有胆识,敢于吃螃蟹,敢于涉险滩,敢于破藩篱,敢于担责任。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强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用人导向,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激励干部勇挑重担。”

  改革之道,贵在落实。把党和国家制定的各种改革方案变成各行各业的实际行动、变成惠及人民的改革成果,这是中国改革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敢于担当、勇于担当。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习近平强调:“这种担当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现在,就是要勇于改革、善于改革。”推动改革落实,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

  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一种魄力,需要无私无畏的勇气,在急难险重面前带头勇挑重任。习近平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要当好推动改革的责任人,把担当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心思用在改革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改革推进上。

  要有能够担当的素质。责重山岳,能者当之。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有能力、有水平才能管好事、办好事。面对肩负的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修养,强化实践锻炼,砥砺思想品质,提升能力素质。抓好学习是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多次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学习紧迫感,认真学习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改革的理论,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有善于担当的智慧。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开动脑筋,熟练掌握本职岗位的业务理论,并努力拓展知识面,成为多面手,逐步培养锻炼和提高综合素质。要有正确的人情观。领导干部重感情是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党的利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要容人、容事、容话。所谓容人,就是要在班子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在背后评头论足;所谓容事,就是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因自己的意见被否定而有怨恨之心,遇事应平心静气去处理;所谓容话,就是要有听的修养,特别是在民主生活会上听到批评意见,要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心态。

    图为:2013年7月21日上午,习近平冒雨来到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

   四、全程遵循问题导向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找到“牛鼻子”并有牵“牛鼻子”的办法。这“牛鼻子”就现实中的问题,这办法就是习近平主席经常强调的“问题导向”。

  习近平指出:“改革都是问题逼出来的。”他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改革方案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利益调整中的阻力问题、推动改革落实的责任担当问题,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

  习近平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以问题倒逼改革,问题在哪里,改革就应该指向哪里。问题导向体现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始终追着问题走或牵着问题走,能够确保改革的全程不会偏离实际和目标,更不会犯颠覆性错误。以问题为导向,还能够迅速找到改革的最佳途径,顺着主要矛盾,抓着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半功倍。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剖析问题、善于找到主要问题。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矛盾运动永无止境,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增强问题意识、强调问题导向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要在改革实践中发现问题。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就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的。中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把所有问题都当作更上一层楼的机遇。改革就是问题倒逼出来的,当年一些地方率先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要解决吃不饱肚子的问题。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在更高水平上攻坚克难的新阶段。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不可能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遇到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中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习近平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关键在于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欠发达地区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图为:2013年11月27日下午,习近平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智能化温室了解农业科技创新情况。

  改革是创新的事,需要精准设计。改革是艰难的事,需要攻坚克难。改革是有“梗阻”的事,需要立即切除。改革是勇敢的事,需要勇者担当。改革是复杂的事,需要问题倒逼。改革大潮,风起云涌,呼唤改革派,呼唤实干家!(本文来源:学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