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寻足迹 看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把新一轮调研的第一站选在了山东。一年过去,肩负总书记殷殷期望的山东,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在革命老区临沂,习近平深有感触地说,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为落实好习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山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完善群众工作机制。一年来,山东有29万个基层党组织的620万名党员参加了教育实践活动,清退超标公车10475辆,清退超面积办公用房180多万平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案件17621起。
在济宁,习近平对企业利用科技创新拓展市场十分肯定。大而重的山东经济,曾被称为“大象经济”。一年来,“大象”插上科技的翅膀,踏出曼妙舞步。枣庄峄城的石榴攀上高枝,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搞起了合作。在淄博,海藻织成的披肩让海洋项目在内陆城市扎了根。今年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500亿元,同比增长了15.5%。
山东是孔子的故乡,习近平在曲阜时特别强调,对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500年前,孔子乘一辆牛车奔波列国,传播思想教化世人。2500年后,山东的专家学者,继承了孔子精神,走出书斋,走进乡村,讲孝道,讲道德,重建温情的乡土中国。“善行义举”四德榜是山东的另一项创举。1983年,莱州一个小村庄贴出一张红纸做成“孝敬父母榜”,由其发展而来的四德榜目前在山东已有8.8万个,3000多万群众上榜,覆盖80%以上的村庄和近30%的人口。
视察菏泽时,习近平明确提出,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断改善贫困人口生活。作为山东扶贫主战场,菏泽贫困人口从3年前的152万,减少到去年底的80万,今年还将再减30万。山东今年还推出了“精准扶贫”的新做法,确定了7000个贫困村,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习近平特别重视三农问题,在山东省农科院,他提出要解决好地怎么种、地少水缺怎么办、怎么吃得好吃得安全三个重要问题。目前,山东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率达98%以上,海域使用权发证约12万本,林权发证约74万本。山东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全面推行国际标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确保农产品的安全。
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是贯彻习近平对山东发展总要求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新跨越的战略之举。山东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动力、发展途径、考核导向上全面实现新转变,列出30项重点改革事项,涵盖财税金融、法治、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专项巡视等方面内容,牵动性强、影响力大,把山东的改革大势不断推向高潮。
原标题【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寻足迹 看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