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提气候治理“三个未来”体现大国责任

04.12.2015  13:51

  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提出“三个未来”倡议,呼吁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奉行法治、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专家指出,习近平提出的“三个未来”的目标,不仅对全球气候制度建设,而且对全球治理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彰显了国际大国责任。

  习近平提出,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

  “习近平是站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要在国际上负责任,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本身也要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说。

  “190多个缔约方各自都有诉求,要达成一致并不容易。”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认为,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这是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协议基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原则有利于协议的达成。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达成一个适用于所有缔约方、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是此次巴黎会议的重要目标。据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介绍,各国对推动达成协议态度积极,但分歧依然存在,主要是针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如何体现。专家表示,发达国家多作表率,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

  习近平指出,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得到遵守。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所长、研究员周大地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其外,也不是哪个国家单方面努力就可以解决。

  “温室气体排放不分国界的限制,不像雾霾。”周大地表示,发达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高碳的现状过渡到低碳的未来。发展中国家尽管也有更多发展的要求和需要,但也不能重复高碳的发展道路,也要开拓一个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从不同的起点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也就是本世纪末基本上实现低碳的状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不仅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应尽的国际义务,更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推进国内绿色低碳转型、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打出“组合拳”,积极参与国际谈判进程,为完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习近平强调,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苏伟认为,今年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备受瞩目,被称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里程碑。包括中国在内的160多个缔约方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积极落实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与各方一道携手努力,积极建设性推动谈判进程,确保巴黎会议如期达成协议成果,为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做出贡献。

  何建坤表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是目前国际上的一个广泛的共识。习近平在讲话中特别强调国际要加强合作和共赢,大家共同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合作和共赢。气候变化大会就是要体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国情、不同发展阶段、各自不同的能力,体现共同但又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鉴于其历史责任及其目前高度发达的水平应该多一些担当,给发展中国家多一些支持。

  对于中国,何建坤认为要精准布局本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国在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和国内采取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要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结合。中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碳双赢的战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在提出气候治理“三个未来”目标的同时,习近平也阐明了中国的方案和行动。习近平表示,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中国在今年9月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还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