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论奠基中国梦

07.08.2015  19:03

  央视网综合消息 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无论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还是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常常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有关重要讲话、论述、批示近百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APEC蓝”“乡愁”等“习式生态词汇”广为人知。

   讲话:决心坚强 担当坚定

  不管是开会,还是学习,生态文明建设每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是对生态与文明关系的鲜明阐释,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在习近平心目中,任何再以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做法,都是不被允许,也不能原谅的。

  炽热的民生情怀,坚定的历史担当。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APEC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表示,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让孩子们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也是中国梦中很重要的内容。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在2014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对“两座山论”的内涵又做了进一步阐发。“环境就是生命、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习近平把生态与生命等量齐观,“生态等到污染了、破坏了再来建设,那就迟了。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绝不能手软,不能搞下不为例,要防止形成破窗效应。”

   考察:足迹到哪 叮嘱到哪

  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怀和叮嘱带到哪里。

  “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谆谆告诫。

  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年12月,他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群众的期盼,就是总书记的关切。2014年岁末,时刻牵挂百姓健康和生活的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来到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家。他走进厨房,开冰箱、揭锅盖、拧龙头,拉家常、谈生产、问民需。习近平坚定地说:“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2014年春节前夕,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白雪,习近平来到阿尔山市伊尔施镇林业棚户区。当听到阿尔山林区已全面停伐,正处在艰难转型期时,他深情地说:“历史有它的阶段性,当时砍木头是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种树看林子也是为国家做贡献。”

  2015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专程来到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详细了解洱海湿地生态保护情况。在碧波荡漾的洱海边,习近平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叮嘱,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习近平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批示:月均一件 件件严查

  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面对一些破坏生态的事件,习近平还亲自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查。

  2014年,就APEC会议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习近平先后多次作出批示。此前,针对严重的雾霾污染问题,习近平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下定决心,坚决治理。

  陕西秦岭北麓山区曾私建上百套别墅,山体被肆意破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有的甚至把山坡人为削平,圈占林地,对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老百姓意见很大。看到材料后,习近平当即批示。随后,这些存在多年的违法建筑被一举拆除,群众拍手称赞。

  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的工业园区,将污水排进沙漠深处。一些足球场大小的排污池,有的注满墨汁样的液体,有的是暗色的泥浆,上空还飘着白色烟雾。就此事件,习近平曾于2014年9月、10月、12月连续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务求取得扎扎实实的实效。随后,国务院专门成立督察组,24名相关责任人先后被问责。

  今年1月份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透露,2014年,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批示有897件,直接关系环保部重点工作的批示557件。政治局七常委均曾作出批示。其中,习近平17件,李克强73件,张德江3件,俞正声7件,刘云山3件,王岐山1件,张高丽456件,共560件。

  漫漫生态路,壮哉中国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有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才能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带领全国人民最终走进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