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美给美国企业、中国改革注入信心

29.09.2015  20:28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新华社 刘卫兵 摄]

  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访问彰显了中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尽管两国在网络安全、南海等问题的矛盾持续发酵。任何关系中,在具体问题上存在分歧在所难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主席回应了这些关切,并再次重申对市场改革的支持,而改革会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平衡的中国经济。

  此前有外国企业对中国的“歧视性”政策表示担忧,习近平主席对此也做出回应称,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2014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超过1200亿美元,在全球位列第一。上海美国商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95%的在华企业仍然对中国信心满满。

  8月24日,受中国股市影响,美股早盘下跌1000点,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回应称:“我仍然相信中国在长期有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因为中国的LTE网络覆盖率仍然很低,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中产阶级在未来几年将有大幅增长。”

  库克对中国的消费者经济充满信心,这也与习近平经济政策的另一方面相呼应。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其经济靠制造业拉动。之后,制造业的地位被服务业取代,但外贸出口仍然十分关键。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兴起,工人工资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优势减弱,因此中国必须转向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国内的中产阶级可以依靠更多消费来带动经济发展。

  习近平主席对此也有表述:“中国需要的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以利于走得更稳更远。我们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倚重消费拉动。”

  此外,习近平主席也被问到近来中国经济、尤其是股市的振荡。中国向市场注入了更多资金,并采取了诸如限制主要投资者卖空等在内的干预措施,使外界担忧中国政府是否仍将坚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主席对此回应称,其它市场经济国家在极端情况下也会采取干预。同时,他也指出,去年中国基本完成80项重点改革任务,而今年已出台了70多项重点改革方案。

  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任何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改革的过程尤其艰难,很多国家步伐过快或者没有适当控制,结果影响了其经济增长。

  因此,要分析中国改革政策的结果,我们应该将眼光放得长远些。习近平主席将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比作大海上航行的船只,并表示“在大海上航行,再大的船也会有一时的颠簸。”

  如果我们关注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发展,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大方向是朝着改革的,尽管一路上会有调整。习近平主席的政策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需要看长期效果,但他此次访美应该给企业注入了坚持到底的信心。(编译: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