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威海妇女花饽饽做出新花样 外国人都抢着订
在胶东地区,不论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抑或是寿宴、祭祀,胶东花饽饽是必不可少的,做花饽饽是胶东妇女们代代传承的手艺。近几年,威海市临港区汪疃镇的于日芬做花饽饽出了名,挣了钱,尽管她至今说不清楚互联网是什么,但她生意的一半订单来自互联网。
于日芬和女儿周海宁做的花饽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震摄
胶东花饽饽
有了新花样
于日芬原本承包了汪疃小学的食堂,2010年,中小学合并,食堂取消,当年48岁的于日芬下岗了。她第一个念头是找份工作挣钱,但多次碰壁后不知所措。承包食堂剩下来的和面机、揉面机、发酵箱,摆得满院子都是,于日芬想到了一条出路——开馒头店。
店面不过30平米,生意勉强过得去。但于日芬有双巧手,胶东妇女都会做的花饽饽在她手里做出了更多的花样,好看又好吃的花饽饽让她在汪疃镇一带远近闻名。2012年,汪疃镇政府把花饽饽这一传统民俗作为镇上的一项旅游资源,进行包装推介。于日芬作为创业典型,不仅成了汪疃花饽饽面食技艺协会的会长,镇政府还把一处废弃的幼儿园提供给她,免收三年房租。
于日芬跑到烟台拜师学艺,自己也不断研究花饽饽的新花样、新做法。她的花饽饽已不再是单纯的吃食,而成为面食艺术,十二生肖系列、庆寿系列、宝宝生日系列、结婚系列等特色花饽饽很是畅销。于日芬选用果蔬汁代替颜料上色,黄色用胡萝卜汁,青色用菠菜汁、红色用南瓜汁……保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颜色生动,又富营养。
花饽饽借助互联网
飞到全国乃至国外
第一次有东北客户打电话来订花饽饽时,于日芬都不敢相信,“外地人咋还知道我?”后来她才知道新闻媒体的稿件和旺疃镇政府的宣传都挂在了互联网上,很多人对她和她的花饽饽慕名已久。“齐鲁名吃”、“山东省巾帼增收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头衔纷至沓来。
这两年,于日芬彻底领悟了互联网的威力。每当有客户来,她总是习惯性地说“加微信啊”。不过,她至今也不明白怎么在电脑上做生意,但两个女儿帮了大忙,“给做了个啥网页,她俩接订单,我发货。”
一年多,订单越来越多,而且一半订单来自网络。去年春节,于日芬接到了创业以来的最大一笔订单——1600箱花饽饽。“哎呀,这是16万元钱的大生意啊,吉林长春的一个老板订的。”1600箱花饽饽,光面粉就需要一万多斤。
外国人也纷纷发来订单,“头几年有日本的、韩国的,这两年还有美国的。”去年,广州的一家企业成为“汪疃花饽饽”的代理商,“人家可真有本事,接的订单都是俄罗斯的、阿拉伯的。”
收了42个徒弟
全国各地开店
于日芬24岁的小女儿周海宁被于日芬视为接班人,虽然她是个大学生。
捧块饽饽,贴近厚厚的眼镜,周海宁手持一把剪刀在面上剪来剪去,很快就做出了一个“小刺猬”。她希望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为花饽饽加入更多的时尚元素,这也是于日芬所期望的,“这个老传统,该有个新做法。”
于日芬想把制作花饽饽的手艺传下去、传出去。
2013年,一位来自辽宁丹东的妇女拜师学艺,成为于日芬的第一个徒弟。当年,这位徒弟就在丹东开了一家花饽饽店。之后徒弟越来越多,“四年多一共收了42个徒弟。”徒弟们大多是下岗后创业的妇女,各自在文登、烟台、北京、辽宁、浙江、内蒙古等地开了店。她们创业的同时也把“汪疃花饽饽”的名声在全国各地唱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陶相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