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谈“减税红包” 营改增扩围将为山东减负400亿元
鲁网3月9日讯(山东商报)全国人大代表、省财政厅厅长于国安昨日表示,5月1日将实施的营改增扩围,将为山东的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400亿元,未来老百姓生活成本会变得更低。而谈及税改时,他建议中央可将车购税放给地方管理,并将消费税部分划给地方或者变为共享税,以此调动地方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谈赤字率】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于国安表示,这是改革开放以来赤字率最高的一年,也是积极财政政策新的信号和亮点。“政府既要为企业减税松绑,又要确保该办的实事要办,那么钱从哪里来?只能在加大支出结构调整的同时,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这是扩大减税空间、支持发展动能转换所必须的。”于国安说。
采访中,于国安表示,3%的财政赤字率是积极稳妥的。“尽管我国赤字率首次达到3%,但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并不算高,比如美国2009-2011年赤字率一直在10%以上,日本去年3.3%,法国今年3.4%,印度为3.5%,所以我国这一指标并不算高,风险可控。”
于国安还告诉记者,我国债务余额当前明显低于国际参考标准,而新增债务主要用于市政建设、保障性住房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形成的都是优质资产,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偿债能力。
【谈营改增】扩围具有全面的减税效应
在税改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在财税体制改革等方面实施多项措施,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采访中,于国安介绍,其中山东的企业和个人将因此减轻负担400多个亿。
于国安告诉记者,从5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这具有全面的减税效应,对服务业、制造业都是重大利好。
“即将纳入营改增范围的几个行业,涉及衣食住行,与百姓生活十分密切,改革将减少重复征税,利好最终会传递至消费终端,虽然很难具体测算各项消费开支能节省多少,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肯定会变得更低。”于国安说。
于国安进而表示,如果说过去两年的财税改革主要是围绕预算改革来推进的话,今年的改革则进入了实质性或者说是攻坚克难阶段,即将推出的税制改革、收入划分过渡方案、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都是重大改革举措。
【谈税改】建议将消费税变为共享税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适合作为地方收入的税种下划给地方,在税政管理权限方面给予地方适当权力。于国安表示,中央已经确定,扩大增值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在此基础上他建议,国家应完善车购税、消费税的分配关系。“车购税是地方行为,可以放给地方管理。而消费税与地方消费密切相关,可以将其一部分划给地方,或是将消费税变为共享税,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地方优化消费市场环境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做大消费税的‘蛋糕’”
为说明上述利好,于国安还专门以营业税为例做了介绍。“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山东营业税规模仅为31.14亿元,当时增值税地方分享的25%部分为36.34亿元,而营业税放给地方后,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营业税很快成为地方第一大税种,到2014年全省营业税收入已达1158.6亿元,而增值税为604.8亿元。”于国安说。
于国安告诉记者,如果将消费税改为共享税,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把这个税种做大,一定会形成中央与地方共赢的局面,同时他还认为,对地方税种在税率确定、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地方政府适当的权力,也有利于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决策部署的落实。
【谈地方债】建议扩大专项债规模
谈及地方债问题时,于国安介绍,去年以来,财政部在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上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特别是发行了3.2万亿元置换债,大幅降低了政府融资成本,仅山东每年就可节省利息支出100多亿元,而且有效化解了地方政府当期债务风险。
不过于国安也表示,尽管今年中央已将新增地方专用债券规模由去年的1000亿元扩大到4000亿元,但仍不能满足各地建设需求。而专项债是用政府性基金来偿还的,相比去年4.2万亿元的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4000亿元的专项债并不多。“山东‘十三五’是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的时期,对地方政府债券,特别是专项债券依赖程度很大,希望能得到中央财政更多支持。”对此于国安建议,中央应根据地方实际需要,适当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谈房产税】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日前,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出炉,其中提出未来5年,将逐步调整完善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建立完善地方主体税种,适时开征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
谈及房地产税时于国安表示,该项税收政策目前仍在研究中,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和细节可以披露,而当被问及是否将效仿此前上海、重庆等地的试点做法时,他表示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别。
而当谈及环境保护税时,于国安表示这主要是“费”改“税”,并认为加强对高污染、高耗能等行业的税收征管,全面取消对这些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是要增加财政收入,主要还是通过税收这个调节杠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