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卿:30年让偏远落后村纳税超千万
06.03.2019 17:51
本文来源: Ncdz.Dzwww.Com
于文卿,郓城县黄安镇于楼村人。跑5省市考察喊回儿子带头建板厂 于楼村离郓城县城30多公里,毗邻菏泽市牡丹区,位置偏远,可这阻挡不了于文卿致富的探索。让于文卿欣慰的是,当地政府一方面引导木材加工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引进了黄安木业电商物流园项目。
于文卿,郓城县黄安镇于楼村人。出生于1948年的他,凭借超前的眼光,不仅带动村民致富,还带动了周边乡镇发展木材加工。
跑5省市考察
喊回儿子带头建板厂
于楼村离郓城县城30多公里,毗邻菏泽市牡丹区,位置偏远,可这阻挡不了于文卿致富的探索。1980年春天,大多数人在想着如何填饱肚子时,于文卿走东家串西家凑了500多元钱,盖起了两间小屋,在家卖油盐酱醋。就这样,风餐露宿一年,他成了十里八乡第一个“万元户”!
1987年,于文卿担任村主任。1996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于楼村是个6000多人的大村,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得有产业。发展啥?于文卿和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朱保忠,带着干粮,北上河北、天津,南到江苏、上海,再到淄博、临沂,半个月跑了5个省市,考察板材市场。让于文卿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上海,“我俩舍不得花钱坐车,就在大街上扑腾扑腾走,看着人家骑着摩托,腰里别着大哥大,馋得没法!”
俩人回来后,马上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号召大家发展板材加工。为了增加说服力,于文卿让当时在政府工作的三个儿子都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回家一起发展板材加工。建厂伊始,于文卿就明确了股权和分配机制,和儿子、侄子等5个人贷款11万元成立了当地第一家板材厂。11名村干部多方筹措资金,村里很快办起9个板厂,在村里和当地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到2000年,全村木材加工厂发展到300多家。2009年,村里建起占地800亩的木材加工销售区,产品不断拓展,涵盖了单板、多层板、细木工板等七大系列,年产值14.5亿元。
从村到镇辐射周边
木材加工成支柱产业
于楼村木材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黄安镇及唐庙、武安等乡镇发展成为郓城全县木材加工的中心,并辐射到220国道、鄄巨路、李黄路等公路沿线村庄。截至目前,郓城县木材加工业发展到6300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郓城成为全国重要的木材加工产品集散地,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板材加工示范县”等称号。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于文卿带领村民,住上了楼房,买上了高档轿车,建起了现代化的学校,大型医院、连锁超市也纷纷入驻。村民们上班不出村,出门有轿车,享受着奋斗来的幸福。村里160余家木材加工企业,每年上缴国家利税超过1200万元。
现在的于文卿,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但村里和公司的具体工作,都交给了年轻人。除了改善民生,他现在考虑更多的是当地木材加工业的发展转型,“一定得打自己的牌子!”于文卿说。
让于文卿欣慰的是,当地政府一方面引导木材加工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引进了黄安木业电商物流园项目。该项目投产运营后,有望以销定产,倒逼当地木材加工产业提档升级。
农村大众报记者 魏新美
本文来源: Ncdz.Dzwww.Com
06.03.2019 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