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须“贴着地跑”

14.08.2015  18:49

  近些年来,很多行业一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都会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继而进入一个野蛮式生长的周期。但唯独农业这一中国最大的传统产业,却很难轻易依靠互联网模式迎来井喷式的增长。笔者认为,其中原因有三:

  一、农业互联网风险大、难度深、对创业者要求高。以农业电商为例,它与农产品电商有很大不同,农业电商聚焦于农业产业链上、中游环节,受众为农民,农民在农资需求上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土壤成分多样化、生产者分散等问题,使得农业电商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远大于农产品电商,对农业没有深刻理解和潜心经营态度的资本或人,都很难轻易涉足这个领域。这些条件导致农业互联网的创投资本门槛非常高,对创业者自身的要求也非常高。

  二、模式单一,整合产业链资源能力不足,难成气候。虽然我国农村网民达1.78亿人,占比总网民27.5%,但互联网思维尚未渗透至“三农”中来,生产思维方式依然摆脱不了小农经济规模,急于想看到回报。很多农业互联网创业者也是如此,虽然创业者将互联网融入了农业,但大多模式单一,后期整合产业链资源的能力也严重不足,导致盘子太小难成气候。

  事实上,农业互联网成功的关键,是从产业链生态圈角度上的全局观。因为农业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都会打击农业互联网的积极性,只有完整的农业互联网全产业链服务格局,才能让农业互联网的创业者走得更远,让行业发展得更快。

  三、产业链环节中细节多,执行难。这点很重要,同时也最难。农业生产、营销和配送每个环节都是一道艰难的坎,农业互联网在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更是难以被轻易发现。所以,农业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致使在实现农业互联网的过程中,有很多工作必须下沉至田间地头一线去发现、去执行、去试错、去积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农业互联网服务尽量扁平化,执行“贴着地跑”的策略进行一一化解。

  农业互联网必须零距离贴近一线农业生产土地,帮助农资销售商“一站到底”下沉到农村终端市场中,此外,这些站点还要手把手地帮助农户直接在平台上,以低于传统渠道的价格购买到正规厂家的正牌产品,大大降低农资采购的成本,提升农资采购的效率与质量。比如,根据不同土壤测试为基础,开展肥料个性化定制,以此为入口继而定制种子、农药、农业设施;根据大量一线测试配肥的实际经验,形成包含土壤、水质等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针对中国农业多样化的特点,提供大数据技术支持。开创土地施肥从“云端”直接到“地头”的定制化、精准化的农业“互联网+”新模式。

  自2010年起,大量的农产品滞销求助的微博在网络云集。一边是农产品价格持续走高,一边是直销产区频频微博求助,这固然暴露了农村信息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也突显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的困境。在实际中,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十分突出。如果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农村货车司机与农民物流需求,形成如滴滴打车一样的物流平台,则是惠农无限的大好事。比如有的农业互联网便开发农村P2P物流平台“乡间货”,通过整合车主、货主资源,构建农村配货信息桥梁,定位于县一村的乡间物流,不仅解决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问题,也盘活了农村货车司机的物流资源,开创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致富之旅。

  做农业最忌讳心浮气躁,无论时代与技术发展到任何地步,农业的根本始终在于扎根于土地,“贴着地跑”。这要求创业者必须怀着对农业敬畏的态度,潜心耕耘。任何企业做农业都如耕种脚下的每一亩田,若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也出不来好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