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联网整合森林资源 将乐林业网上增值

08.09.2015  10:58

建立林业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和林业生产电子信息服务网,通过互联网整合森林资源,推动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实现资源的资本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将乐林业,网上增值

 

  高速公路穿镇而过,沿路千亩紫薇妖娆绽放;镇郊,成片的杂交鹅掌楸,顶着圆锥冠,披着马褂叶,一片绿莹莹……这是将乐县万安镇的田园之美。这里,是全省最大的紫薇种植基地。
  在福建金森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只要轻点鼠标,就能直观了解整个林区的实时情况。该公司还有8架不同型号的无人遥感飞机,可360度无死角高清航拍。这项“智慧林业”项目,其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今年初的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金森还作为典型发言。
  以该项目为基础,将乐县搭建起林业生产公共服务平台,让森林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本化。
  将乐县现有林地面积294万亩,林木蓄积量2200余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0%,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和“中国毛竹之乡”。
  前些年的林改,让将乐老百姓尝到了分山到户的甜头。但是,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期长。与此同时,将乐的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林业由谁来经营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乐县进行了深入对比研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差距究竟在哪?答案是产出会相差一半。“国有林场的林木蓄积量每亩高达14立方米,而林农个私造林的林木蓄积量平均每亩只有7立方米。”将乐县林业局局长李美英说。
  将乐的林业潜力很大,曾有专家表示,这些森林资源一旦实现资本化,效益将成倍放大。可是,有经营权转让意向的群众,和有扩大经营规模需求的业主,信息又不对称。生产组织再造迫在眉睫。
  于是,将乐下决心整合资源,制定出台了《将乐县林业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按照“一个网络、两个中心、三项机制”构架,依靠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打造“智慧林业”,建立林业生产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林权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增值和林农增收。
  落户在万安镇坊头村的杂交鹅掌楸种苗繁育项目,获得2014年度三明市千亿现代农业产业跨越发展竞赛活动一等奖。项目所用的300亩土地,就是从群众手中自愿流转出来的。在流转过程中,林业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了重大作用。
  打造“智慧林业”,对于县里的上市公司——福建金森来说,是拿手好戏。今年4月,这家公司与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智慧林业联合实验室”,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产、学、研、用合作。
  而“基于天-空-地立体协同的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技术集成与应用”,是该公司与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申报的2015年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重大项目。不仅购置了多套性能先进的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而且积极推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林业方面的深度应用。
  将乐依托福建金森设立的智慧林业技术服务中心,不仅可以为森林防火、防盗、防病虫害等林业“三防”公共领域,提供林业信息咨询、技术传输、林业物流、远程教育及电子商务服务,而且可以通过遥感技术的利用,进行田地、林地的精确确权等方面工作,为林业要素流动打下坚实基础。
  而将乐建立的林业生产电子信息服务网,由政府林业部门全程监控,开展林权流转、林权抵押、政策咨询、经营模式等服务,实现信息发布和共享,让林权在银行面前变得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县里设立的林权收储中心,不仅开展森林资源收储管理,而且开展资产处置服务,对银行最担心的不良资产进行“兜底”。
  如今,将乐县林业类贷款余额全市最高,县内7家银行林业类贷款余额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目前,该县正争取提升林业类贷款年限,使金融贷款更加适应林业生产的特点。(记者  项裕兴  通讯员  李顺亮  沙观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