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三农发展:俺们农民就是看效果
15.11.2015 14:31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我们又申请了100万元贷款,用的还是这个小本本。”
◆“一个农业品牌的生命在于‘绿色’,只有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去搞好生产管理,才能成就一个农业品牌。”
◆“接下来,我们打算利用电商模式在网上销售,让火山小米卖得更多,销得更远。”
◆“良种良法配套,科研生产结合,这地才种得省劲儿又省心。”
农村改革
有了“小本本” 河滩地生金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眼下,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雪赢村的86池莲藕又获丰收。还未上市,韩国一家超市就与王峰签订了收购合同——经过包装加工后,每斤收购价4元,比市场价贵一倍,纯利润达到100多万元。
干上村书记才两年,王峰没想到,村里贫瘠的河滩地也能生出“金子”。
雪赢村是水库移民村。“这个村183口人,人均1亩地,6分在河滩,其它啥资源也没有。”
2012年,王峰动员村民把150亩河滩地流转在一起种莲藕,雪赢村成立了莲藕种植公司,当年产藕10万斤,预留了9.5万斤藕种,还收入了2万元。试验算是成功了。
但建莲藕池子资金不是小数。莱城区的银行,他几乎跑了个遍,却都吃了“闭门羹”。“来看了项目,都说你这就是一块不好的地,没法抵押。”
河滩地难道要永远贫瘠下去吗?莱芜市委农工办副主任狄杰友给王峰出了个主意:“中央提出农村土地要实行‘三权分置’,莱芜市正在探索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基础上,为企业颁发土地经营权证。”
为了能一个证就贷款,莱芜市财政配套担保基金,把担保公司引进来;为破解因农业周期长造成贷款逾期,把中小企业的“过桥”资金引进来;为使抵押物能变现,把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闭环。
一张土地经营权证,让王峰从银行贷到了50万元救急钱。为了长期收益,王峰又成立了莲藕合作社,将183亩土地折股量化为183股,村民人手1股,发集体资产股份化股权证,支付土地流转金后,剩余部分村集体提取30%作为公积金,其余按股分红。
王峰说,现在莲藕供不应求,准备再扩大70亩面积,“我们又申请了100万元贷款,用的还是这个小本本。”
高青县农机手王孝滨:这几年,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我家里添置了各种大型新式农机具,全部享受到政府补贴,我也从一个普通农机手变成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2013年,我组织成立了高青麦客农机专业合作社,带领社员跨区作业,南到河南驻马店,东到胶东威海,北到内蒙古赤峰,一年下来,我自己能有20万元的收入。这几年,我还建了1000多平米的农机大院,更新了大型新式农机具。农业机械化率高,既增加效益,又改善生活,我们干劲儿越来越足了。
鱼台县张黄镇农场主王敏:我每年种大蒜的时候都非常着急,因为种的是大豆地,收完大豆再种大蒜,正好跟收水稻赶在一起,找工人难,即使有价格也高。今年,云科农服的人找到了我,他们提供的服务里就包括农勤这一块。现在我和他们对接过来的工人是230元/亩,比过去省了30元,400亩下来,总共省了12000元。我打算,以后不论是农机还是化肥这些项目,我都交给能提供规模化、专业化服务的公司或合作社,不仅便利省心,更重要的是便宜合算。
高密市“淘树网”创建人刘大刚:我大学时学的是园林专业,在园林绿化行业又从业多年,发现很多苗农卖不出苗木,而园林公司急需时却买不到,买卖信息严重不对称。一些苗农卖不出苗木,不得不将辛苦种了好几年的苗木砍掉改种其他作物。今年3月,我创建了“淘树网”,苗农只要把苗木照片上传,就能很快发现销售渠道,并可自行议价。半年时间,就有山东、江苏、河北、山西等地的6万苗农,从我的“淘树网”上卖出苗木,交易额达1000多万元,苗农增收30%。现在,“淘树网”正向着集苗木供应、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园林养护、知识分享和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交易服务平台发展。
(□程芃芃 尹彤 张鹏)
科技展翅
农民发明土豆机 登上德国博览会
□ 本报记者 白 晓
本报通讯员 李颖慧
吴洪珠的家乡在胶州市胶莱镇的大赵家村。高中毕业后,吴洪珠当过拖拉机驾驶员,开过小麦、玉米收割机。“小时候每年播种和收获,一家老小齐上阵,可累坏了,而且效率低。”1999年,吴洪珠开始着手研究土豆收割机。
2000年,土豆收获的季节,第一代土豆收获机面世了,可是由于土豆破损率太高,机器下地不到10分钟,就被村民从地里赶了出来。赔了损失,吴洪珠又回家继续琢磨。为了作试验,他将家里的5亩地全都种上土豆。
2001年,吴洪珠的第五代土豆收获机研发成功,收获一亩土豆只需要20来分钟,而且土豆基本没有破损,村民们纷纷上门订购。
正在吴洪珠准备大干一场时,土豆机又被退了回来。村民们反映,天旱土松,土豆机好用;第二年雨水多,野草粘上泥巴,就把机器堵了。
经过不断试验,吴洪珠又研制出防缠草防泥巴摆动装置,并申请了第一项专利。如今,除了土豆收获机,吴洪珠还发明了土豆覆膜播种机、杀秧机等,涵盖了土豆种植、上土、杀秧、收获的整个流程。
2013年11月,吴洪珠带着他的土豆机械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农机展会上,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国家签订了500余万元的订单。
现在,吴洪珠已拥有26项专利,今年将申请近60项专利。他的土豆收获机被河南、辽宁、宁夏等不少省区市列入农机购买补贴目录。
“除了香港、澳门,国内的每个省份都有我发明的土豆机械。我近期的目标是研发出全自动型的土豆收获机,把土豆机卖到全世界。”吴洪珠的梦想是,只要有土豆的地方,就有他发明的土豆机。
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王淑芬:2010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创新团队建设,相对稳定的科研经费保障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不再为跑项目发愁。我竞聘上了蔬菜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团队的方向是解决蔬菜连作障碍问题,转变蔬菜生产方式的突破点就在这里。几年下来,茄果类蔬菜几乎都研究出了抗重茬的新品种;在蔬菜空茬期,寿光不少新型经营主体尝试套种葱或玉米;在很多地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有的还把蔬菜种在基质上……原来我们去参加地方举办的蔬菜博览会,菜农们不太搭理我们,现在则大为不同,当地的蔬菜企业老总舍了领导不陪,专程来找我们请教。
莱芜市钢城区养鸡大户张学明:2011年起,我投资200多万元把鸡舍变成全自动化控制;品种也从大众品种海兰褐改成了口感更好的花凤和新阳黑。这样,每公斤鸡蛋的价格由七八元提高到16元,规模从6000只扩大到现在的50000只,每天出产鸡蛋2500公斤。2013年,我建了一个有机肥厂,鸡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形成天然有机肥料,成了无公害蔬菜的抢手货。养殖就得依靠科技,只有自动化水平和科技含量上去了,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潍坊市寒亭区俊清蔬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王春青:我在2009年注册成立了潍坊市寒亭区俊清蔬果专业合作社,主打品牌为潍县萝卜。我们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管理,对潍县萝卜的种子进行提纯复壮,促进产品的优化升级。同时,不断完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在生产中帮助带动农户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实现了生态循环发展。现在,我们与5个街道3个村的3600多户农户建设了合同基地。一个农业品牌的生命在于“绿色”,只有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去搞好生产管理,才能成就一个农业品牌。
(□赵洪杰 于向阳 郑颖雪)
农民增收
家门口当上了“鸭老板”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44岁的宋建华,是齐河县晏城镇周庄村农民。乡亲们说,这四五年宋建华干大了,当了“老板”,还解决了8个人就业呢。
每到晚上,宋建华的鸭棚里灯火通明,鸭子自动走到专门的棚里下蛋。光拾蛋,就雇了5个人,白天还有3个人,负责喂料喂水、赶鸭看棚。
11月8日一大早,宋建华来到自家鸭棚,把鸭子昨夜新下的1万枚鸭蛋送到1公里外的孵化厂去。
1万枚鸭蛋,每只卖1.50元。这批鸭子已经产蛋4个月,现在的蛋款还在偿还之前的饲料费用,再过2个月,就见到现钱了!宋建华去鸭棚的路上,心里盘算着。
宋建华以前是骑电瓶车去县城打工的,要走10里地。去过造纸厂,去过食品厂,去过各种加工厂,长的干一两年,短的干一两个月就得换地方。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风里来雨里去,两口子紧紧巴巴地供孩子上学。
创业养鸭,是借了“两区同建”的光。2010年,邻村李官屯和周边6个村合村并点,村民住上楼后,李官屯老村500多亩地办起了产业园,2012年引进了桂柳家禽等4个企业。鸭苗从桂柳公司进,鸭蛋由公司全部收购。老百姓把这种鸭子叫“合同鸭”,省心。
去年10月,宋建华和一个朋友终于决定,合伙养鸭!鸭苗进来时,正是腊月二十八。这个年,宋建华就是在鸭棚里过的。“小鸭娇贵,怕冷怕挤,7天7夜,我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5个月过去,小鸭终于产蛋了。今年7月17日,见到第一个鸭蛋的时候,宋建华买鱼买肉,在看护房里炒菜做饭,请工人们喝了一场。
“儿子21岁了,过几年给他买个房。再存点钱,还想给村里修修路。”宋建华说,将来如果有乡亲愿意养鸭的话,自己也愿意帮助他们。
昌乐县无极山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振兴:2012年,依托镇域内的远古火山群区域优势,我们村成立了无极山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我们的小米售价从最初的3元/斤涨到现在的12元/斤,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四五千元。今年7月,“昌乐火山小米”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批,提高了火山小米的知名度。接下来,我们打算利用电商模式在网上销售,让火山小米卖得更多,销得更远。
禹城市辛店镇沙河辛村村民修贵莲:前两天,我们的“沙河辛西瓜”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啦!这几年,我们成立了沙河辛西瓜合作社,年年都有分红拿。更高兴的是咱这西瓜也搭上了网络快车,卖得越来越远,都到了北京、上海等60多个城市。西瓜有了名,我们瓜农一年的收入从2010年的4500元到现在的11000元,翻了一番还多。
青州市花农赵远涛:从小就跟着父母做花卉生意的我,5年前建起了一个一万平方米的温室花棚种植凤梨和蝴蝶兰。许多来买花的客户反而对我的温室花棚很有兴趣。我看到了商机,在2011年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鑫和温室园艺有限公司,2014年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现在我生产的温室设备和配件销往全国各地。今年还拿到了巴拿马的一个项目,我的目标是把业务发展到全球。
海阳市王家山后村党支书王奎晓:俺村的“皇家红富士”苹果远近有名,个大、表光好、色泽红润。如今靠着它,俺村老百姓的腰包都鼓起来了,少的一年能赚五六万,多的能赚二十多万,中等的也有十万左右。其实俺村的苹果早就出名了,但一直没有太大效益。2004年,俺带着村两委成立了海阳市皇家红富士专业合作社,对全村苹果统一收购、销售,入社的果农达到了800多户。“皇家红富士”的名头越来越响。
(□都镇强 张宇鸿 郑颖雪 杜晓妮)
绿色增产
良种配良法 省劲又省心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就只算这一季小麦,一亩地起码就多挣出二三百元!”今年,来找东明县麦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国兴“取经”的人特别多。一亩好地种上两季小麦、玉米,辛苦一年,不过才千多元收入,这多挣的两三百元的分量可不一般。
“良种良法配套,科研生产结合,这地才种得省劲儿又省心。”马国兴的合作社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但一直发展缓慢。直到2012年,他认识了省农科院小麦栽培专家,从过去的“看天吃饭”,变成了“科学种粮”。现在,麦丰合作社种的都是优质小麦,主要是省农科院育成的在全国都大名鼎鼎的济麦22和近年的新秀品种鲁原502。马国兴说,这两个品种抗病性、抗逆性都特别好,“种着放心!”
效益则出自省农科院专家研发的小麦“两深一浅”轻简化栽培技术。马国兴最早在2013年买了一台和这一新技术配套的新型“振动深松免耕播种机”,“试试,好使。”今年,他一下又买了25台播种机,补贴完一台还要花82500元,这可是笔大钱!
划算吗?马国兴掰着指头给记者算账:播种机一趟过去,整地、深松、深施肥、播种、镇压同步完成,5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农机费用亩均就省下60元;播种量从亩均40斤减少到不到20斤,种子钱又省下几十元;肥料能省下20%;再加上亩均增产100多斤,不仅省人工,一亩地还轻轻松松多挣出二三百元。
本文来源: 半岛网
15.11.2015 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