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家国情怀:中国飞机自主“中国心”

30.04.2015  18:42

  1965年4月,十八个从中国首都北京出发的年轻人来到大千里之外的四川。他们冒雨从江油县城向大山深处摸索,终于在松花岭观雾山下的一个小山坳驻足。

  就是在这川西北大山里,新中国悄然布局下“国之重器”--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几代航空人为中国飞机装上“中国心”的追梦征程开启。

  “那时候国家落后,飞机更落后。没有发动机怎么行?没有高空台,发动机怎么上天?国家需要我们把发动机搞起来。”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原宣传部长、今年82岁的瞿异斌老人说,那时除了手中的一张介绍信,他们“脚踩大地,头顶蓝天,没有一砖一瓦”。

  “我们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了一起--坚守大山半个世纪,就为家国情怀。”老人说。

  在半个世纪里,几代航空动力人在山沟里为中国建设起“亚洲第一台”,誓为中国飞机装上“中国心”。

  五十年后,健在的“十八勇士”和老中青三代中国航空动力人迎来一个意义非凡的生日庆典--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

  老人们被请上舞台中央,接受礼赞--此时,他们的梦想已经实现,经过高空台检验的国产航空发动机已经装备中国飞机,翱翔蓝天。

   “好人好马”进大山

  诞生于抗美援朝炮火声中的中国航空工业,始终处于世界航空强国的小心防范和威慑封锁中。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高度垄断状态下,中国航空工业矢志不渝地追求真正摆脱飞机发动机这个“心脏病”的心头大患。

  “这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很健康,心脏却是人家的。关键时刻,命门就在人家手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说,中国必须要有自己的高空台,航空发动机必须要从测绘仿制跨越到自主研发,才能真正强军富民。

  1964年2月,聂荣臻元帅批示,“要抓紧空气动力中心和高空模拟试车台的建设,如再迟迟不动,将来势必造成大的被动。”

  1965年4月26日,这一天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西南的大山里出现一个规模惊人的大工地,最多时每天有一百多辆车和四五千人同时在现场施工建设。

  “我们就生在那个年代,国家需要我们保家卫国,我们就参军做军人;国家需要自己的飞机,自己的发动机,我们就进山搞科研。个人是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的,服从国家,没有怨言。”瞿异斌老人说。

  此后,一大批科研技术人员响应毛主席号召:好人好马“下三线”。1970年,时年33岁的刘大响随同308人包乘的一辆专列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沈阳出发,一路开进西南的大山里。

  “最难的远不是条件艰苦,而是那时候全中国没有几个人见过真正的高空台。”刘大响说,新中国迫切需求的高空台建设任务,对于他们来说是绝对的“零起点”。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就是在地面模拟飞机在空中整个飞行过程中各种飞行状态和环境条件,对发动机整机进行试验、测试、验证的大型地面复杂系统设备。

  简单地解读,高空台准备配装“把天上搬到地面”:在地面上通过大型系统设备模拟飞机上天飞行的环境,把装备飞机的发动机放进一个温度、压力和马赫数都可比高空的“大锅”里,通过庞大的设备群“供气、抽气、加降温、空气混合”来模拟空中飞行环境,进而精确测试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

  飞机是飞在高空,中途不能停车,发动机的细微问题都有致命的危险。按照一位中国权威飞机设计师的话说,“飞机设计定型前巴不得多上高空台来暴露更多问题,不怕问题多,就怕试验时候找不到的问题,出现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