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山东援疆:因地制宜 产业援疆助力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山东援疆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财力支持与智力支持并重,走出一条富有山东特色、体现山东精神、符合受援地实际的援疆之路,有力促进了受援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民族团结。
在英吉沙县的喀赞其艾日克村,中兴手套“卫星工厂”里的80多名工人,正加紧生产出口欧美的滑雪手套。在这里工作了2年多的布合力其木·萨迪尔,每个月能领到1500块钱左右,半年的工资,就能赶上以前全家一年的收入。
英吉沙喀赞其艾日克村村民布合力其木·萨迪尔:“以前在房子里闲着没事干,在这上班以后,比以前好多了,不用靠老公了,在家里的地位也提高了,今后我要好好干,增加家庭收入。”
萨迪尔也许并不知道,她的小幸福其实来之不易。2014年6月,在山东援疆工作指挥部的推动下,山东济宁的中兴手套在英吉沙县城投资落地,没想到却在招工上犯了难。
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总经理轩辕书浩:“就是维族妇女她有一个生活习惯,在家呢照顾孩子,照顾老人,打扫卫生做家务,所以她出不了远门,出了远门家里人也不愿意。”
尊重当地维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中兴手套调整思路,在社区和中心村建“卫星工厂”,出家门就能进厂门,车间里人气渐渐旺了起来。
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总经理轩辕书浩:“可能她们原来都是在家种地,时间上比较自由,刚刚集中到工厂里来,就没有上下班概念,时间观念不太强。”
工厂里的工人90%以上都是维族老乡,生活习惯不同、语言不通,如何能管理好、挣到钱?企业试着培养少数民族的人才,用绩效管理来独立运营。33岁古丽妮萨依姆·阿巴斯,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从中兴手套的一个打工族,一步步成长为厂长。
中兴手套“卫星工厂”厂长古丽妮萨依姆·阿巴斯:“你们的手也一样的,为什么你们的产量不一样。你们挣的钱多的话,家里的那个小孩子买的、穿的、吃的,全部好得很,你们为什么不努力。”
喀什中兴手套有限公司总经理轩辕书浩:“(刚建厂时)这边的5个工人,能赶上内地一个工人的产量,目前呢,差不多2到3个人就能赶上内地一个员工的产量了,我相信在后面1年,最多2年的时间,我们这边的员工,都能赶上内地的产量。”
现在,中兴手套的19个“卫星工厂”,吸纳了当地近2000名群众就地就业,下一步还将配套建设幼儿园、食堂等设施。山东还不断升级“总部+卫星工厂”的模式,银鹤地毯、即发集团等企业积极探索“公司+家庭作坊”模式,统一发放订单、原料到家,统一回收产品,群众足不出户、在家就业。
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党委委员、计划产业组组长廉刚:“无论是在劳动力成本,用电成本,这方面都是有优惠的,而且山东专门拿出来一部分专项(扶持)资金,自治区还有交通运输补贴,虽然它的用工,技术熟练工程度不如内地,但是从整体运行成本来说,企业还是觉得是双赢的。”
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稳定。今年年初,山东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后,以“高点提升、聚焦重点、突出特色”为工作导向,紧抓大项目建设,引进了山东如意80万锭智能科技纺织项目和青岛即发集团服装服饰项目。目前,总投资项目达到523个,累计吸纳就业人员6万多人。
山东省委组织部援疆干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邓泽宇:“我们要讲求实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要落实到实处,要多为当地群众解忧解困。一批接着一批干,我们这一批要在前一批的基础上,创造更好的援疆事业。”
视频链接: 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7/0710/444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