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县档案局助乡村医生老有所养

24.09.2015  12:38

      “通过来馆查档,把本来觉得很神秘的事,看得不神秘了,查到档案后,把本来复杂难办的事,变得简单好办了。”这是来自一名普通乡医在五莲县档案局找到档案后发自内心的‘声音’。
      这名乡医叫王增福,五莲县洪凝街道人。近日他到五莲县档案馆查找其父亲从事赤脚医生的档案。赤脚医生被重新提起,馆藏有没有这部分档案,工作人员也存有疑惑。翻遍县卫生局50—80年代的200余卷档案后,终于在《县1981年卫生局公布16处公社乡村医生的通知》中找到其父亲的名字,令王某和工作人员意外的是后面附着《乡村医生晋升报告表》详细登记着王某的出生年月、从事乡村医生年月、入党时间等等,“从事乡村医生年月”栏中为1964年7月,认定了王某父亲的出生年月与工作年限,让卧病在床的父亲吃了定心丸。
      乡村医生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当时全国农村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各种疾病肆意流行,在严重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政府部门提出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靠一根针、一把草为百姓乡亲治病救人,光脚丫下田种地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毛泽东曾说过“赤脚医生就是好”。
    “父亲常年走村串户为乡亲们头疼脑热、生疮害病的人送药治病,小时候在父亲的背上走过无数山间小道,长大后我立志成为一名乡医,如今我一直在村卫生所工作。听说政府要解决赤脚医生的养老问题,但要提供父亲赤脚医生的档案,我找遍村委、乡镇医生、县卫生局、以前的同事却没有任何线索,我很着急,肺癌晚期的父亲更着急,病急乱投医,来县档案局碰碰试试……没想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还保存着当年父亲奉献农村的工作经历,父亲看到这份档案死也瞑目了,如果在临走前还能让父亲享受养老待遇,那真是太好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们这批乡村医生有了养老保障,生活得非常幸福,找到这份档案,也了却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密密麻麻的两页留言,没能承载他对政府的感激之情,临离开时,他不停地对工作人员说着谢谢,虽然那时早已过了下班时间。
      如今类似王某父亲的乡医大都老龄化,生活水平相对低下,为解决老乡医为农村医疗工作贡献一生的后顾之忧,近日,五莲县政府召开了全县落实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工作会议,正式启动落实乡村医生生活待遇工作,计划年内投入700万元,解决2200名乡村医生的生活补助和养老保险问题。其中对2015年1月1日开始,年满60周岁且离开村卫生室岗位,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乡村医生,按照工作年限每满1年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让全县乡村医生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为县政府和卫生部门提供全面准确的全县历年乡村医生数量和相关个人信息,力求让每一位乡村医生享受生活补助费提供准确依据,成为县卫计委和乡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使这些乡村医生“验明正身”,五莲县档案局主动向卫生部门了解对接,明确乡村医生的查档需求,制定乡村医生查档应急预案,确保该项惠民措施“档案认证”关键环节的顺利推行。首先,盘清馆藏乡村医生档案为《县卫生局1981年公布该县1000多名乡村医生名单》和《县卫生局1985年公布该县1000多名乡村医生卫生技术职务及任职资格》,了解到全县需验明正身的赤脚医生共2000多人,熟知每个乡镇的全宗,做到馆藏“心中有数”;其次,局领导亲自坐镇,调动其它科室力量,将全局人员分查档、调卷、复制、证明四个小组,即一组承担查档人信息登记、阅档导引、咨询答疑,一组承担档案信息具体检索,一组负责档案复印,一组负责盖章、档号填写及证明出具,做到各负其责、环环紧扣、通力协作,实现精准、有序查档;第三,制作多份档案复制件,对查档者根据所在乡镇分批查档和按照查档内容分组分类查档(即先查阅1981年的乡村医生名单,再查阅乡村医生卫生技术职务名单),实现快速查档。五莲县档案局克服时间紧、人手少、任务重等困难,以方便精准查档、便民惠民举措、免费查档服务,最大程度满足了查档者的利用需求。自4月14日乡村医生查档开始,前三天就接待全县各乡镇乡村医生348人次,高峰期一天接待148人次。(牟欣 刘芳)

责任编辑: 日照_信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