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疆的山东模式
山东在援疆中,探索村企合作、卫星工厂等模式,引导企业把工厂建在乡村,以产业援疆带动当地发展。
维吾尔族小伙努尔·依克木是喀什麦盖提县农民,现在作为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开发公司的一名拖拉机手,他每月收入超过两千六百元。
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开发公司员工努尔·依克木:“五征公司没来的时候,我去阿克苏、喀什,哪里有零工就干一下,一天一天劳动,一天五十块钱。”
在家门口当上了让人羡慕的产业工人,山东推出的这种“村企合作”援疆模式,改变了依克木的生活。
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开发公司总经理王付全:“村子的书记兼着我的副总经理,我兼着村里的副书记,我负责村里的一些民生问题,同时村里的土地托管过来,我们统一管理。”
村企合作后,公司拿出300多万元帮助村里新建了标准化社区,150户居民每户只花两万元钱就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全村300多名适龄农民经过培训,成了五征公司的员工。
新疆喀什麦盖提县喀克夏勒村干部 阿提古·阿布都热依木:“五征来了以后,(村民)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去年年底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万元。”
在山东对口援建的英吉沙县,另一种被称为“卫星工厂”的援疆模式,也受到广泛赞誉。
新疆喀什英吉沙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贾宝珠:“像这个中兴手套厂,他们把工厂搬到了村里面,使村民不出村,就可以实现就业。企业也推行企业文化,对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发展靠产业,产业带就业。近3年来,已有70个带动能力强、劳动密集型的山东产业项目在喀什落地,总投资近100亿元,带动对口四县6.1万人就业。
日照援疆指挥部生活组副组长徐衍国:“通过援疆指挥部这个平台,把山东的企业引到新疆来,在当地落地生根,使援疆工作持久化,常态化,这才是我们援疆工作真正的目的。”
视频地址: http://v.iqilu.com/sdws/sdxwlb/2016/1012/436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