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化产业是华北大气污染主因 多地治污方案“流于形式”

16.12.2015  18:23

  进入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开启雾霾模式。为什么华北地区污染这么严重?近日,环保部通报对华北22个城市(区)的环保督政结果给出答案。通报指出,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致“工业围城”、能源结构“一煤独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环保不作为不到位等问题在华北地区一些城市比较普遍,重化产业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工业围城”现象普遍

  11月底至12月初,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刚刚经历了两次持续多日的重污染过程。是谁贡献了超高的污染物浓度?相关专家表示,就整个华北区域而言,原煤燃烧和工业排放是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华北地区“过重”的产业布局和“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

  据悉,环保部此次综合督查涵盖了北京、天津等华北六省区市。督查发现,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结构问题成为华北地区环保瓶颈。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较慢,“工业围城”、“一钢独大”、“一煤独大”等现象在华北地区一些城市比较普遍。比如,唐山、邯郸“钢铁围城”现象突出,邢台重化工业四面布局,包头城区呈现“东铝、西钢、南化、北机、四周电”的格局,阳泉、晋中、乌海、平顶山、焦作等城市“一煤独大”等。

  多地治污方案“流于形式”

  环保部督查发现,在华北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十分普遍。多数城市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历史欠账较多。城乡集中供热率普遍较低,清洁能源供应不足,工业园区或产业集聚区小型自备锅炉常见,散烧煤大量使用,致使冬季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为什么多年的大气治理,而公众感受到的改善效果却并不明显?环保部督查发现,各地治污方案落实、考核不力的情况仍然多见。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许多地方有方案、没措施,有部署、没落实,有考核、没问责,导致许多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质性环境效果。

  此外,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县城或乡镇的特色产业或支撑性产业往往也是排污大户,环保意识薄弱,加之基层环保工作比较粗放,环保不作为、不到位的现象较为常见,环保监管矛盾大。同时,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情况仍然突出,其他有关部门环保责任不落实与畏难松懈、推诿扯皮情况并存,散煤治理、扬尘管控、油气回收、秸秆焚烧等工作常常进展缓慢,环境治理压力尚未完全传递到有关部门。 据《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