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小麦收购温和 市场价走势弱稳

19.06.2015  13:17

  随着农户小麦收获结束,小麦种植散户手中余粮大多销售完毕,市场粮源大地多集中在粮食经纪人和种粮大户手中。小麦市场以收购为主,少量外销,市场价格保持平稳,不同收购主体执行质价存有差异,局部价格略有波动。

  6月上旬过后,政策性收购全面展开,入库数量明显增加,日入库量200-300万斤。据统计,载止6月15日,无为地区各类粮食收购企业共入库小麦28347吨,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入库小麦10159吨,占总收购量35.8%,均为最低价收购的政策性粮食,入库慢于去年同期。其他粮食收购主体入库粮食18188吨,占总收购量64.2%,市场性收购量远大于政策性收购量。综观小麦前情收购情况,今年小麦收购呈现如下特点:

  一、小麦收获进程缩短,收购期或将延长

  因农村粮食种植老龄化,收获季节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收获主要依靠机械,机械化收割率逐年提高,预计今年超过95%,收获时间进程大幅缩短,大约10天半个月时间,收获基本就结束了。机收小麦水分高低不等,部分水分严重超标,高达25%左右,加上农户出晒处理能力有限,小麦收获后绝大多数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了粮食经纪人,粮食经纪人收购进行烘干处理或交售到政策性收购企业,烘干后部分水分、质量较好的囤起来待价而沽。收购企业直接掌握的粮源有限,收购过程实质上是企业与粮食经纪人的博弈过程,因双方着眼点有所区别,随着收购的深入,后期双方博弈可能加剧,收购期或将延长。

  二、不同主体收购导向不同,执行质价差异常态化

  从市场价格监测的情况看,到目前为止,新麦价格一直处于最低收购价下方,不同收购主体收购价格、执行质量标准存在差异,在政策市占主导作用的大环境下,这种差异成为常态。政策性收购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按小麦托市收购预案要求,规范操作,收购质量要求达到国家标准以内,中等质量标准入库价格118元/百斤。非政策性市场收购主体执行价格较为灵活,收购主流价格在110-112元/百斤,水分13%左右,部分水分严重超标的潮粮按每超标准1%扣量1.5%的比例进行计算,农户销售粮食因水分高低结算价格差异较大。

  三、市场性收购偏重,政策性收购减少

  因粮食拍卖出库缓慢,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小麦收购仓容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目前,小麦市场集市价格低陈麦拍卖价格(算上出库费用和运费)近10元/百斤,新麦价格具有一定优势。一方面,当前小麦市场价格与政策性小麦库存拍卖价格相差较大,收购新麦后期具有价格优势,盈利预计空间放大,各类市场主体倒算成本后敢于出手大量收购新麦,收购积极性提高,收购量增加。另一方面,政策性收购也存有风险,新麦入库验收难度提高,收购期间粮源质量不均,入库需要两吹一筛进行质量控制,小麦集中上市短,政策性收购难以掌握较多粮源,部分企业收购积极性降低,加上仓容有限、选择性增多,政策性收购数量减少。

  总之,今年小麦收购较为温和,市场价格走势弱稳,多数粮源依靠市场消化,随着收购预案执行结束,政策性收购停止,囤粮待价将面临较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