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一份精彩答卷
回首“十二五”,山亭区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经济林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长寿之乡等称号,全市群众满意度调查实现“七连冠”,一项项崭新的荣誉,映射出山亭转型跨越发展的坚实脚步。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5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亿元,年均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7亿元,年均增长1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9.5亿元,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46亿元,年均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00元。
工业经济优化升级,该区先后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年”、“新能源产业突破年”等活动,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84个,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49个,实际利用区外资金168.3亿元,争取各类资金49.6亿元。山亭经济开发区从2.88平方公里扩展到19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食品产业园,目前已落户过亿元食品加工项目7个。同时,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先后落地项目9个,总投资38亿元,总规模430兆瓦。企业培育工程成效明显,103家企业规模进一步膨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总数达165家。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建设宜居城市,该区相继开展“城市建设年”、“城市管理年”等活动,累计投资70亿元,实施道路畅通、园林绿化、环境整治等八大工程,城市规模扩大到4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9.8%,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新建改造城区道路46条,形成了“八纵八横”路网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8.3%。铺设改造地下管网100公里,基本实现建成区供暖、供气全覆盖。开发居民小区15个,建设保障房、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共计70万平方米。突出示范镇、重点镇建设,小城镇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
提升城乡环境,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冯卯镇8个村连片治理、徐庄镇崖头村改造成为全市亮点。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市领先,10处镇街全部实现市场化运营。大力推进交通建设,累计投资13亿元,新建改造道路860公里,通车总里程达1333.6公里。建成新汽车站,开通改建山滕城际公交、山亭至枣庄新城BRT等11条公交线路,惠及群众30万人。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生态立区,该区先后创建省市级文明村55个,实现了市级生态文明镇全覆盖,成功创建市级生态区。大力植树造林,增加造林面积10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83.7万亩,森林覆盖率57.7%。新增省级以上湿地公园4处、森林公园5处。
实施重点节能项目12个、减排项目10个,取缔土小企业400多家,关停露天开采矿山36处,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岩马水库网箱清理顺利完成,周村水库、岩底和东南庄水源地保护成效明显。完成6万亩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实施城头月亮湾湿地等6处水质净化工程,境内主要河流全面恢复鱼类生长,出境河流水质达标率全市第一。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市第一。
社会民生和谐发展
高度重视民生改善,该区以每年办理十件惠民实事为抓手,社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5%以上。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投资6280万元,实施176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开发,5.43万人实现脱贫。承接选派515名“第一书记”帮扶214个贫困村,争取各类帮扶项目1385个。增加城镇就业1.9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征缴各项社会保险费15.9亿元,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90.07%。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10元、每人每年2800元,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500元、3300元。
该区建成10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36处农村幸福院,9处敬老院被评为省级敬老院,3处被评为国家三星级敬老院。新建改建校舍面积8.3万平方米,完成48所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区域教学合作成效突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两通一改”成效明显,先后投资1.49亿元,完成村村通道路127.6公里,人饮工程173个村,电网改造208个村,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作者:朱宗峰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