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自然保护区不能一划了之(说道)
花大力气建设、本应起到保护作用的自然保护区,竟屡屡发生违法违规事件,在于一些地方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有偏差、管理上存在漏洞。
近日,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向内蒙古反馈督察意见,内蒙古89个国家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中,41个存在违法违规情况,涉及企业663家。近半保护区都存在违法违规情况,令人震惊。
自然保护区是依法划出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统计显示,我国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恰逢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60周年,6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现已有自然保护区2700多个,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保护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果来之不易。
然而,花大力气建设、本应起到保护作用的自然保护区,缘何屡屡发生违法违规事件,甚至成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和不良企业攫取利益的“淘金场”。究其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只要把自然保护区划出来了,就是“出了成绩”,其后的保护措施如何落实并不重要,于是不管不问、一划了之,保护区有名无实。如此,不仅会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牺牲保护区利益,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的问题,还会使一些保护区在管理上出现漏洞,甚至存在严重渎职失职行为。比如,有报道称,近日就有陕西西安市民在秦岭天华山保护区目睹野生羚牛被人下套,被铁丝网生生勒死。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竟得不到保护,保护区难辞其咎。
保护区不能一划了之。必须意识到,划定自然保护区只是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第一步。保护区建成后,日常的监管和保护才是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强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保护方案和考核评价制度,落实保护和管理职责;同时,必须严格监管和执法,加强涉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唯有如此多管齐下,真正做到“划一片,保一片”,才能让自然保护区名副其实。
■延伸阅读
山东出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办法
本报济南11月20日电 (记者潘俊强)近日,山东省环保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印发了《山东省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办法(试行)》。今后,山东省45处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将不再按照保护面积进行事前补助,而是按照考核结果对达标自然保护区进行事后奖励。
据介绍,《办法》以自然保护区现存各类问题为导向,建立了一套考核指标体系,分别按照12项指标、58种情形考核赋分,满分为100分。年度考核分值90分(含)以上或考核分值在60分(含)以上且分值较上年度提高的自然保护区,才可被纳入年度生态补偿范围。自然保护区批准设立后出现违法违规开发问题未整改完成的,或自然保护区无总体规划、未进行分区、无专门管理机构或代管机构的,不纳入补偿范围。
网址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