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18亿元投向港航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从2月24日召开的全省港航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山东将投资118亿元用于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大关。同时,我省港航还将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港航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互联网+港航”,打造“智慧港口”。
内河建设投资额是去年4倍
据了解,2016年,山东省港口吞吐量完成14.9亿吨,增长4.9%。沿海港口完成14.3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增长6.4%,其中,外贸7.3亿吨、增长8.3%,金属矿石3.6亿吨、增长12.6%,液体散货2.2亿吨、增长16.8%,均居全国第一位,集装箱2509万标箱、增长4.45%,居全国第三位。
2016年,山东省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08.5亿元,其中沿海102.6亿元,内河5.9亿元。新增沿海深水泊位20个,新增通过能力4800万吨;新增内河泊位31个,新增通过能力1000万吨;共有在建项目56个,其中沿海港口码头及陆岛交通项目47个,内河航道及船闸项目9个。京杭运河主航道升级改造、湖西航道、东平湖湖区航道等5个项目完成立项和初步设计审批;小清河复航工程前期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启动了设计工作。
2017年,全省港航系统将以加快推进港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中心任务,坚持港航并重、海河并重、硬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的原则,全年力争完成投资118亿元,实现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其中,内河投资额达24亿元,是2016年的4倍。
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谢涛说,新常态下港航生产必须统筹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从注重总量增加向提高质量效益转变,这就必须实现港航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下一步,山东省将通过完成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修编,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和功能配置,优化升级老港区,重点提升青岛、烟台、日照和威海港老港区邮轮、旅游客运等与城市发展结合紧密的服务功能。通过落实沿海老旧运输船舶拆解资金补贴政策,建造新型节能安全环保船舶,发展现代专业化运输船队;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到2017年底,全省内河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以项目为切入点,以合资合作为主要实现形式,引导港港之间、港航之间、港货之间相互参股持股,合资参与港口建设。拓展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和航交所功能,扩大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业务范围,提升航运指数国际影响力,完成青岛港航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和国际航运大数据基地建设,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烟台和日照为两翼,覆盖全省的现代港航服务业平台。
发展“互联网+港航”
“大力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技术在港航领域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港航’,支持港口企业开展‘智慧港口’建设试点,推进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便捷化港航服务。”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局局长刘福臣说。
据了解,省厅港航局还将着力推进港航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建立完善的港航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实现港航安全监管智能化。各市将建成具备省市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条件的软硬件,打通一线作业生产单位与省、市平台的信息传输通道,实现省、市监管平台在港口危险化学品重点作业区、港口客运站、内河航道方面的全面对接,为各级应急指挥提供稳定可靠的视频监控资源。(记者 陈明 吴荣欣)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