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五年投入654亿元 让每个孩子享优质教育

26.10.2017  17:50
  五年总投入654.8亿元、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改薄”走在全省前列、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有力推进、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区学校建设步伐加快……这是临沂教育过去五年交出的闪亮成绩单。五年间,从乡村到城市,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快乐成长。

  

祖国在我心中》娃娃拼图比赛,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资料图)。



  ◎教育缩影

  城区大班额有效缓解 新校一个班不到50人

  多年来,大班额一直是家长们的一块“心病”。从2015年到2017年,无论是城区还是县区,一批批新校园相继投入使用。随着我市解决“大班额”工程的推进,不少中小学“班额”在悄然变小。今年9月,北城新区二小南京路校区和十中武汉路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新生们也在崭新的校园里迎来新学期。

  

二小南京路校区三年级班额不到40人(资料图)。



  9月1日,秋季开学第一天,家住在金升社区的郝先生和妻子专门来到一路之隔的临沂二小南京路校区送女儿上学。

  “我闺女今年上二年级,以前因为附近没有学校,只能舍近求远,可之前所在学校一个班挤了60多个学生,我们家长也很无奈。在听说家门口要建新学校的消息后,我没事便会过来看看,眼看着学校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我赶紧给闺女办了转学。”郝先生说,以前孩子都是由老人接送,期间还要经过好几个路口,一直很担心她们的安全,“不过现在好了,从家里出来,只要经过1个路口,不到5分钟,孩子就能到校。能赶上二小南京路校区启用,真的很幸运。

  据二小南京路校区负责人颜老师介绍,现在三年级两个班平均班额不到40人,二年级3个班人数稍微多一点,平均班额在50人左右。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乡村小学瓦房变楼房

  近年来,城区新校区拔地而起,乡村学校也随着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改薄”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坐落在山村中的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小学,校门毫不起眼,但推门而入,崭新的教学楼、红绿相间的草坪操场,硬件配备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个城市小学。

  董家庄小学校长刘方忠回忆说,1990年刚来学校时,简陋的办学条件让在农村长大的他都吃了一惊,“那时学校有15间教室,都是小石头垒成的低矮瓦房,一到下雨天,教室里全是接水的盆盆罐罐。不仅如此,操场高低不平,到处是沙石,走路时常常会灌一鞋沙子,一不小心就会被石块绊倒。”后来在刘方忠的努力奔走下,他先后筹集了近50万元资金,为学校改建砖混结构房屋,硬化了所有地面,新建了水冲式厕所、门卫室、花池,铺设地下排水管道。

  2014年,借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东风,刘方忠又积极争取为学校新建1720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一座,铺设人工草坪2300平方米,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彻底提升。同年,董家庄联小在全县联小督导评估中获得第一。董家庄小学的变化成为全市农村小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教育投入

  五年总投入654.8亿元 今年前9个月开工建设学校209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强大动力,奏响了加快临沂教育发展的时代强音,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沂蒙老区的孩子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教育。

  2012年至2016年,全市教育总投入654.8亿元,年均增长11.21%,有力保障了教育事业发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改薄”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有力推进,今年前9个月,开工建设学校209所、占规划总数的98.1%,开工校舍面积390.4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的108.2%,其中今年开工校舍面积240.4万平方米,占规划面积的112.9%,累计新增学位15.2万个。

  城区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实施了第二轮城区学校“三年联建”工程,落实资金18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96万平方米;实施“名校进北城”工程,13所中小学、3所幼儿园在北城新区办校区、设分园,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有效缓解了老城区学校招生压力;北城新区二期学校规划布局完成,新增学校12所。

  全市提前4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

  过去五年,在“全面改薄”工作中,全市投入资金89.32亿元,开工学校1513所、面积508万平方米,竣工学校1483所、面积467万平方米。2015年8月,全省改薄现场会在临沂召开,推广学习临沂经验。同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全市所有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比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提前4年。

  沂蒙晚报记者 金成远 通讯员 刘金松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