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4年!昔日贫困镇脱胎换骨 今日成就美丽家园
便民服务大厅
新修建的全民健身广场
村集体试种无土栽培有机草莓
过去的4年,曾经被称作“穷乡僻壤”的烟台市福山区高疃镇脱胎换骨,在昔日荒野山村之上,占地面积98.16平方公里的烟台临港工业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高地”。短短4年,高疃镇财政收入从不足100万元,发展到2015年的5806万元,全镇41个村的村民经历了这做梦都想不到的变化。
想不到:从“被遗忘”到创业热土
2000年12月,随着福山区高疃、东厅两个乡镇合并区划,镇上行政、经济等中心偏移至东厅区域,11年间,原先的高疃镇成了“被遗忘”的区域。2011年12月,高疃镇重新划分为新的行政区域,新高疃镇暨烟台临港工业区成立了,一支年轻的干部队伍来到这里开始创业。
烟台临港工业区位于福山区西部,临近八角港口、蓬莱国际机场,境内有沈海、荣乌高速穿过,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经过科学论证,统筹布局,园区规划了西部A区、东部B区、中部C区三个发展区域,分别重点发展以整车整机、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材料为主的主导产业;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特钢制品为主的战略产业;商贸物流、旅游观光、养老地产为主的休闲度假产业。
从2012年至今,园区内已有17家企业投产,其中以东岳润和在山东省建设的唯一一个、全国最大的汽车半成品出口基地东岳润和KD整车出口基地,国电投风电项目,昌隆物流园、利泰特钢等项目最具代表性。经过4年发展,2015年,烟台临港工业区实现财政收入5806万元。
烟台临港工业区已成为对接烟台蓝色经济和临港产业、融入北部增长极的桥头堡,是主动承接国内先进地区及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
今年,园区与住建部及科技部合作成立了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同时,园区积极实施产业招商、定向招商,成立了整车整机工业园、现代汽车核心配套产业园、新材料工业园、新三板工业园。园区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敢突破:政府给企业当管家
“回想起2012年初的办公环境,当时在70年代的旧平房里,头顶时不时掉点土下来,第二天来上班可能屋顶都塌了。线路老化经常断电,更没有暖气,吃住都借用镇卫生院的场所。”烟台临港工业区管理中心副主任宫迪文回想起创业初期的情景说。
办公条件差,就用热心的服务吸引客户。园区成立了专门招商团队,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后续管理三个不同阶段,分别提供专人、专职,全天候服务。2012年园区建设启动阶段,20多名镇机关干部冒着暴雪吃住在山上,一干就是一个月,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就是在这样条件下,园区招来了第一批企业。
烟台山冶冶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吕明杰对当时考察的情景记忆尤深。“2012年元月来考察,感觉这里不是一个镇,就是个村,全是土路。经过考察、交流后,因为这里的区位优势,还有规范的园区规划,热心的管理服务,我们公司决定留下来。”吕明杰说,“不管大事小事,园区政府都会帮着协调解决,就是这种工作态度吸引了我们。有事打个电话,园区领导20分钟之内肯定会赶过来,这就是他们的服务。”
2014年,临港工业区高标准打造了科技孵化中心和行政服务大厅,为入驻企业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及手续办理一站式服务。目前,中心内有32家企业处在孵化阶段。
企业投产后,园区还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政策争取,辅导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及知名度。截至目前,园区内已有东泽电气科技、万捷新材料、平顺汽车等1/3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或已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看得见:惠民好事一件接一件
在高疃镇的西村曾有一条“穿心河”,垃圾、草垛、野草遍地,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入驻园区后,高疃镇党委书记姜洪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填平臭水河道、硬化路面。“以前又脏又臭,骑着自行车都不方便,更不用说别的车了。现在不一样了,把山上的水改了水道,路面硬化了,成了主干道,出门特别方便。”49岁的西村村民王德燕说。
高兴地不止西村一个村村民,接下来的好事在园区41个村接连发生了。园区投资800多万元,对村居周边和村内主次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亮化,已完成道路硬化9万余平方米,太阳能路灯亮化4.5公里,新修桥梁3座,村村都有了活动广场。
令村民想不到的好事远不止修路、安装太阳能路灯这一件两件,园区投入专项资金260余万元实施“放心水”工程,在烟台市率先实现了“放心水”全覆盖。在41个村安装净化水设备,免费供应,让所有村民喝上了纯净水、放心水。
在方便村民日常生活方面,高疃镇占地80亩的农贸交易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场地硬化;西罗垃圾中转站已完成图纸设计和设备采购;义井和湘里两处公交场站已建成通车。
在园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村民进一道门办所有事。投资20余万元自行研发的便民服务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了服务全天候。
企业开在了家门口,通过园区手机自动化办公系统,招聘信息可以直接发到村干部手中,迅速广播给村民。目前,已有20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的企业上了班。
不掉队:探索产业扶贫为村民增收
园区内的大谷家村村民多以种地为生,是全区最贫困村。“一般村民都种花生、玉米,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地里浇不上水,一般一亩地年收入能有300多块钱。”大谷家村妇女主任谷翠霞说。
结合现有条件,如何为村民增收?高疃镇以国家扶持民用光伏发电项目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大范围试行民用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设立重点样板示范区。
“采用村居+企业的方式,利用平房、农业大棚、养殖场等空闲区域,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以太阳能发电20平方为单位,总投入约2.43万元,除去银行贷款、政策补贴,村民出很少一部分。每个单位每年收益3780元,共收益25年。”宫迪文说。
最先报名的大谷家5户村名将于近期花生农忙季结束后,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谋得远:打造乡村特色“微旅游”
高疃镇田园风光秀美、自然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大小水库、河流、山脉星罗棋布。为利用好现有资源,提出打造独具特色适合短期“微旅游”的乡村旅游体系。
目前高疃镇旅游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有大樱桃、桑椹、无花果、蔬菜等常见产业大棚和无土栽培草莓特色大棚,还有百年老梨园。
高疃镇将重点扶持西宋洲龙洲岛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园、慈山旅游度假村等一批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好、文化底蕴浓厚的乡村旅游景区,构建一批高疃镇旅游的战略性支撑项目,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形成乡村旅游精品品牌。
眼下,正在建设中的西宋洲龙洲岛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园初具规模。“我们目前试种的大棚有无土栽培草莓、无花果、葡萄、蔬菜,还有开心农场,草莓已经见效益,目前每斤价格40元左右。”西宋洲村党支部书记吴学敏说,“占地后,现在有10个村民在生态园工作。”
如今,高疃镇已不是15年前的高疃镇,村民出门也能自豪地说“我是高疃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