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新常态" 谋发展要立足临沂"市情"

28.02.2015  16:41
  本报2月27日讯 在27日分组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如何适应 新常态 、抢抓新机遇与展现新作为成为代表与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经过热烈讨论,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大家思想上形成了共识,即我市作为相对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应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新常态背景下,谋发展要看清符合“市情”的新常态特征。

  “我市应立足实际,实现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按照‘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必须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台的中高速增长速度的新常态。”“我市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并向优质高效发展,服务业总量和占比继续壮大提高,工业主导作用突出,把发挥高端工业主导力量、现代服务业主抓手作用,二三产业协同驱动作为产业优化升级新常态。”代表与委员们纷纷谈论自己对于临沂“市情”新常态的认识。

  在增长点培植方面,有代表认为,我市发展势头强但体量较小、优势不强、支撑不足,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也应成为新常态。而根据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国际市场经济疲软新形势,发挥人口大市、商贸物流大市、商城国际化优势,释放消费潜力,拓展出口渠道,不断增强消费基础作用、出口助推作用作为新常态,也成为讨论者普遍共识。

  此外,有委员指出,我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空间大,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投资机会大量涌现,投资需求大,应在资金融通有力支撑下,把发挥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推力作用作为新常态。而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相对优势减小、规模驱动力减弱,要把推进人力资源优势向人力质量优势转变,提高要素效率和推动创新驱动作为新常态,也普遍为代表和委员所关注。

  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已非常艰巨,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将长期承受资源环境约束的压力,加快形成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成为新常态。以及要引导企业把满足消费端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发展战略谋划、创新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作为新常态,也成为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在新常态下,各行业该如何发展?在政协科学技术界分组讨论中,众多委员由衷感叹:新常态下突破发展瓶颈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

  政协委员程晓华是山东海纳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对科技创新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深刻。他的公司生产的一个普通产品售价是20万,但如果掌握某项先进技术,生产的产品就能达到200万,但从20万到200万跨越的各个产业链条上缺技术,缺人才。因此,他建议各个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将各类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同时,“希望政府部门要培育科技创新体系,把焦点放在‘科技’上而不是‘税收’上。”这句话让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委员有些“惊心”,表示“我们去企业,说不了三句话就会问税收是多少,多了表扬鼓励,少了就有点不高兴。在培植企业的科技创新、长远发展上确实做得不够!

  几名经营企业的委员认为:企业效益不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没有竞争优势,解决之道唯有靠技术创新。只有把技术创新作为突破口,集中攻关技术瓶颈并取得突破,才能优功能、增效益、降成本,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委员们建议经营中小型企业的企业主也要开展科技创新。现在中小企业创新不是难了而是更容易了,关键是有没有好的创新想法。如果有好想法、好项目,资金绝对不是问题。

  面对新常态,作为企业经营者,左顾右盼观望只有死路一条,把握趋势、准确判断,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因此,委员们呼吁政府继续加强引导、培育,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计划整合、大众创新等方面提供好的环境。

  朱文敏代表:

  生态立县,绿色崛起

  在从事发展改革工作的朱文敏代表看来,适应新常态不意味着不发展,也并不意味着慢速度,而是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优化升级、提质增效。“从蒙阴的发展来看,就是要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朱文敏说,蒙阴县提出了“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坚定不移把蒙阴县打造成生态功能区,另一方面要通过转调创,在提质增量上下工夫,既要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又要在创收的同时注意生态保护。

  “像老纺织、老染织等传统产业,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朱文敏说,为了找出一条符合生态保护的产业发展路子,蒙阴探索出了农商文旅之路。在农业以果品为突破口,目前全县林果面积已超100万亩,成为享誉全国的蜜桃之都,同时推广“林沼果”循环经济模式,降低药残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重新定位产业发展,将机械装备零部件制造、服装加工、不锈钢下游冷轧产业等无污染行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产业发展的考量范围,既保证生态又要发展经济。“新引进的两个大型的冷轧企业项目,投资都超过 50亿元,发展起来后将既保证了经济效益又保证了生态效益。”朱文敏说,蒙阴县还在打造红色旅游等方面作出了探索,“新常态的实质是要提质增效,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要发展,走科学发展之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李传军代表:

  绿色增长,对症下药

  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李传军对“新常态”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适应新常态首先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发展好企业,尽好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企业担负着全市报废汽车的拆解回收工作,加大对黄标车的淘汰拆解力度,就是为生态临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李传军说。

  此次两会上,李传军所提的建议和参与的议案也多和新常态下如何转调创有关,“我提交了一个关于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的建议,黄标车的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雾霾重要源头之一,应该加大黄标车的淘汰力度。然而由于国家补贴政策取消,过秤的‘废铁价’对车主吸引力不足,直接导致拆解行业陷入惨淡经营,导致部分黄标车流入二手车市场,为此,我建议对黄标车的报废补贴出台地方意见,并强化查处治理,要绿色增长就得对症下药。

  此外,李传军还表示,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发展过程中应主动适应新常态经济形势,特别是在国家取消部分引导政策的大势之下,主动适应,依靠创新寻求出路便成为必然。

  孙学堂委员:

  “新常态”就是要挤掉水分

  作为工商联界别的政协委员,孙学堂委员一直关心着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经济方面的新要求。当看到报告中,“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展现新作为”作为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孙学堂委员把“新常态”三个字圈了起来。

  “个人认为,‘新常态’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就是稳中求进,慢慢地挤掉之前发展中的水分。”孙学堂委员说,“本身我做的是家具行业,前几年,房地产行业突飞猛进的时候,家具行业也跟着水涨船高,出现了许多小型的家具厂。现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家具行业也进入了‘寒冬’,家具行业整体的产能过剩,迫使一些小家具厂开始破产,一些大型的家具厂也开始转型升级,规模变得更大。这就是我理解的‘新常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使经济发展的结构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