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个导向”为指挥棒,山东三农走出特色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墨子说: 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司马迁 《史记·孝文本纪》则言: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翻开中国数千年图景,历史前行的每一步履都与土地、稼穑、农民紧密相关。
历史的车轮辗过千年前的土地,发展到今天,依然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富民强省的路径选择中注定无法绕开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提出了发展农业现代化 “三个导向”的战略思想,即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这一重要论断已经写入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它指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新方向,提出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解决农业问题的新方法与新路径。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略思想为地薄,严重缺水,农村贫困人口多等种种难题制肘下的山东,既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又给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良方。对于山东来说,就是发展的福音书。
一年来,山东以“三个导向”为指针,在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三农”工作走出了山东特色,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以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阶段下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经济的内生动力,必须依靠深化改革释放发展红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民利益需要更刚性的制度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确权登记将先于全国2年完成任务,山东精彩的走出了“先手棋”。截至到今年10月底,山东已经有432个乡镇(街道)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5.7万个村(社区)完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占总数的76.5%;有4.5万个村(社区)颁发了承包经营权证书,占总数的60%。确权颁证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参与土地流转。目前,山东省承包地流转面积达2283.2万亩,发展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3374家,入股土地219万亩,涉及近30万农户。确权颁证,推动了土地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不仅强化了农民的权益保障,确保农民能够分享增值收益和发展效益,而且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
以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新动力。经济新业态下,农村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显然已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那么,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从数量增长型到数量质量并重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经营转变,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呢?农业经营体系的创新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是解决之道。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山东开展的“土地托管”是必得一提的亮点。“土地托管”通过“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这一社会服务方式的创新,适应了现阶段农业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是回应和解决习总书记所提的“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今年10月,山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提出支持围绕我省农业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科技带来的新变化,从荷泽尧舜牡丹公司可窥一斑。这家公司一年和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大搞合作,4家跨国公司、9家国内科研院校一起携手,收获了30多项专利技术。去年习总书记在山东省农科院视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可以说,创新正在给山东农业插上动力双翼。
以标准激发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古人常讲“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保障食品安全,让餐桌时刻安全,任何时候都是农业发展的要义。实现这一要义,既是农业生产制度问题,也是生产技术问题。山东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制定各种农业地方标准、简明技术规程2300多项,果菜标准化基地达到2226万亩。农产品安全根本在于标准化,标准化既是山东农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为此,山东还靠制度法规的刚性来护航保架。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对各级政府、相关监管部门以及生产经营者的责任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并将其纳入对各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一旦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将追溯责任,严肃问责。 目前,全省1591个涉农乡镇(街道)建立了监管服务机构、全省7万多个涉农行政村配备了村级监管员,五级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舌尖上的安全有效得到了保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中国农业版图上举足轻重的山东,正在“三个导向”的指引下,描绘更美的未来!(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