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 建设文明风尚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大会·学术聚焦专场概览

22.01.2016  11:30

2015年12月8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社科联主办,南京市社科院承办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大会“践行核心价值 建设文明风尚”学术聚焦专场在南京举行。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汪兴国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分为主题报告和专家研讨两个部分,来自全省社科界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展开研讨。

践行核心价值  推进道德高地建设

汪兴国代表江苏省社科界第九届学术大会组委会和江苏省社科联致辞,并阐述了此次学术聚焦专场的主题内涵和重要意义。他表示,建设文明道德风尚高地,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各阶段,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覆盖。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标尺和精神纽带,深入发掘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法治理念和法治建设,将其精神要义和具体要求融入立法精神、融入法治实践,建立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规制度和行为准则,避免实践导向与价值导向出现“两层皮”、“对台戏”现象。四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着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基层、细节和日常社会生活。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余达淮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导向,这种导向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是要做到讲社会责任、社会效益、守法经营、公平竞争、诚信守约,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人民群众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当中生发的道德热情和道德理智的产物,体现新的社会利益的获取机制,在实践当中经历着从概念到操守再到内心强大意志的循环往复过程。实践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是人们生产的社会实践,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转型,社会生活的相应变化,促进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核心价值的产生,且对于法治的需求和呼唤更为迫切;另一方面是生活的社会实践、精神生活的实践,它并不一定会在经济生活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消亡,相反,伦理作为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方式,有着相对独立性且对生产实践具有反作用。

加强文明城市创建  拓展道德实践路径

在文明风尚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创建的行动指南,而文明城市创建则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有效载体。”南京市社科院文化发展研究所李惠芬副研究员强调,文明风尚践行中应注意“三个不等式”:文明不等于文明观、文明不等于文化、文明不等于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是一种行为方式、规则和过程,它不是天生的,而呈现为一种发展的状态;文明观则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判断的标准,随着时间的变化,它会在内涵上不断创新、突破,体现着文明前进的方向。文明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包括道德伦理、规则常识、风俗习惯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方面,它象征着民族的同一性趋向,是可以进化的。而文化则不同,它表现了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是已经存在的传统,进化论对文化而言并不完全适用。文明不是文明城市创建,后者是实现前者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历史上,南京就是一个文明首善之地,两千多年的文明城市,十朝都会、六朝繁华。江苏省提出建设两个高地——思想文化高地、道德文化高地,南京理应成为最高的文明高地之一。” 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指出,南京承载了南北文明、东西文明,在长江文明起源发展、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中绽放了光彩的一页。但从当前来看,南京在文明创建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是文明素质水平与文明创建要求不适应,另一方面是内在的理念和意识不够强。

叶南客认为,南京要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区、创建文明城市的先行区、“五位一体”的实验区、中外文明精神融合的交流区、城市精神品质和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区。实现“五个区”的战略路径,就是要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理论的建设,在城市公共空间倡导群体性文明行为,健全部门行业的规范性文明制度,培育志愿者、义工机构来强化文明道德。

弘扬时代精神 树立新风新尚

从根本上讲,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也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差异。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说,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意识既具有历史继承性,也有冲突性,在继承与冲突中,新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余达淮提出,应当在发展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实践中树立社会主义新礼仪,在冲突中贡献新文明新风尚。

南京市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费爱华研究员认为,从历史来看,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念形成的基础,构成了社会主义文明理念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应时代潮流之需、在未来中国发展过程中仍需继续发扬光大,其主要特征有三:刚健有为、兼容并蓄和群体优先。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的精神主流和基本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在最新创造性实践活动中激发出来的,为最广大群众在思想上普遍认同和接受,在行动上践行的一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潮流。从现实来看,中华民族复兴特别需要弘扬时代精神,剔除传统中的糟粕因素。(陈朝斌)

专家观点

当前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意识形态期待

樊和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一是现代社会是高度自由的社会,在许多重要的问题上存在讨论和争论,这也恰恰反映出社会的价值共识度低。一个价值共识度很高的社会对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和社会的基本原则是不需要争论的。二是实现价值共识需要遵循一种特殊的文化规律,因此必须考察达到、实现这样的一种价值共识的文化条件是否具备。我认为这里的文化条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深刻变革:一次伦理启蒙和伦理觉悟、一场精神哲学理论和“精神”洗礼、一场回归传统的努力。调查发现,伦理认同问题主要是当前社会中存在较多腐败和分配不公现象,腐败和社会不公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社会伦理认同便很难达成。中国建立价值共识期待的是精神,精神是建立核心价值观、建立价值共识的第二个重要条件。精神的特点不是认识而是行动,调查表明86%的人表示有道德知识没有道德行动。“传统”可以统一大家的认识、构建价值共识,因为传统就是历史上发生的、流传下来的、对未来发生作用的。

城市文化资本与市民精神构建

张鸿雁(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我们的价值观、理论体系和传统思想较为完善,但为什么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的道德建构在理论上过于宏大、目标过于宏远,缺乏以个体自律为体系基础的法律自律行为。从文化学、历史学的角度,建设文明风尚需要五个“”:让职业伦理成为日常行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尊重和被尊重成为一种义务,让集体良知成为每一个人的文化自觉,让高尚和文明礼仪成为身份的象征。目前,对于如何践行核心价值的理论体系已经相当完备,需要进一步做好的主要是找到一个公众可以践行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就是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让每一个人有自己的行为,有自己的符号,有自己的管理系统,社会有序化,让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个社会才能进步,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

杨明(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当前,我们社会上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共同的精神家园没了。近年来传统价值观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很多人都赞成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我认为,对如何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应该有以下三点认识:一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活的、是流淌着的。二是不同的时代应当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三是在时代变迁的过程当中,主流气质是不变的,就是讲道、讲理。中国人遇到人和事,会习惯于说你还讲不讲道理,这一气质与宋明理学(清中期以前称宋明道学)有很大关系,是中国人不变的精神气质和割不断的精神命脉,这是我们践行核心价值最值得挖掘的传统资源。100多年前,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真正进入了世界历史,也就意味着中华文明要发生一场大的、全民族的新融合。冯友兰先生讲过:“有史以来,中国历史上有两次比较大的历史转型,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二次是近代以来。”当时他还补充了一句,“第二次转型尚未完成”。所以现在中国社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有历史原因的,未来我们转型完成,必将迎来中国的盛世。

道德教化的责任主体与运行机制

曹劲松(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道德教化过程既是外部力量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也是人们自身现实经验基础上的内在认知成长和思想觉悟的过程,以确立价值引领、启迪观念认同、激发情感共鸣、促进行为效仿等外部因素作用于个体。进行道德教化,离不开德纲(教化内容)、德师(教化主体)、德体(教化载体)、德律(教化机制)四个方面的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体系形成。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德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想的德师应当是道德理想的坚守者、道德行为的示范者、道德观念的传播者、道德心理的调适者、道德冲突的解决者等多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能够专职从事道德教化,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充裕的生活保障。从当下道德实践的现实条件出发,专职德师的设立与运行尚难实现,德师的现实选择可以包括德育专业教师群体、道德楷模群体、优秀党员群体、“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群体和优秀志愿者群体。但无论德师来自哪个阶层、哪个职业,都需要在“树、传、带、校”四个方面有责任担当,即树立德操善行、传播德言美行、带动德举同行、校正失德恶行。我们要立足于师德的现实选择,应对道德教化运行机制进行实践探索:从“过程嵌入、德行融合、公益体验、盟约自立”四个主要方面,发挥德师的教化功能,探索教化运行机制的持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