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新常态” 创新转型“再升级”
2014年,中国经济克服多重挑战持续稳定发展。中央持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开放,将逐步实现中国经济从量到质的升级。在新常态下,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基础驱动力,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增长形式,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主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更要求企业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自2012年6月起,经济参考报、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瞭望、新华网、参考消息、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现代快报等新华社所属媒体,联合举办了“发现中国创造力”大型系列报道活动,旨在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推动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012年、2013年,新华社媒体采访团调研采访企业近百家,发现了一批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集成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企业和机构。并于2013年1月19日及2014年1月18日举办了两届“中国创造力年度盛典”,深度展示了中国创造的辉煌成就。
走进2014年,中国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轨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成为更加紧迫的命题。逐渐消逝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迫使中国实体经济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新华社媒体“发现中国创造力”系列报道更加关注释放创新红利、改变产业格局的实体企业,更加关注依托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并实现产业化的新兴企业,更加关注改善国计民生、影响生活方式的支柱企业,更加关注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引领世界潮流的领军企业。为此,特别发布2014中国最具创造力企业榜单,并将通过系列报道、主题论坛、媒体巡礼等多种形式,在全球范围形成认同中国创造的舆论氛围。
2014年中国最具创造力品牌
品牌是企业价值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企业区别于同类型企业的最直接体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其产品与技术的竞争优势最终将汇聚成为品牌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在向品牌化、国际化大踏步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拥有实战经验与实践价值的优秀企业品牌。
2014年中国最具创造力品牌价值名单,包含在品牌建设、提炼、升级、转型方面具备一定优势的企业。获得2014中国最具创造力品牌价值的企业有: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海亮集团、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海亮集团。
2014年中国最具创造力产品
产品指用于市场消费,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任何物品。当前中国正在完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山寨”却成为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的代名词。为此,重点发掘拥有创新意义与创造价值的产品,发现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逐步显现的竞争力,是2014中国最具创造力产品名单的核心价值。获得2014中国最具创造力产品的企业有:北京生泰宝科技有限公司、高力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湖北龙飞翔实业集团、河北先河环保(15.100, -0.68, -4.31%)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制药(13.500, -0.44, -3.16%)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车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中国最具创造力技术
技术创新是企业存续的基本前提,任何企业想要做到基业长青,就必须以不间断的技术创新为企业源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企业必须在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所有迹象都表明,企业想要赢得市场,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构筑自身的核心技术价值与优势。
无论国内国外,任何产业都不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在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甚至将‘夕阳产业’变为‘朝阳产业’的创新案例。发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2014年中国最具创造力技术名单的价值所在。获得2014年中国最具创造力技术的企业有:北京国电清新(26.80, -0.75, -2.72%)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盈创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富思特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谷奇核孔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天演建筑物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
2014年中国最具创造力隐形冠军
“隐形”的意思是指这些企业几乎不为外界所关注;而“冠军”则是说,这些企业几乎完全主宰着各自所在的市场领域,他们占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有着独特的竞争策略,往往在某一个细分的市场中专心致志地耕耘。2014年组委会发现的“隐形冠军”包括以下企业: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胜利玉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威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宝时得机械(中国)有限公司、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乐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利亚德(22.720, -0.63, -2.70%)光电股份(36.95, -1.96, -5.04%)有限公司、宁波永发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远航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2015年发现创造力正在启动
面对日新月异国内形势,面对日益变换的产业变革,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走进2015年,为了全面推动创新驱动,新华社所属媒体联合举办的“发现中国创造力”大型系列活动应社会各界的广泛呼吁,已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