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小伙东行记:波斯地毯牵起异国情缘

14.05.2019  16:42

  绚烂瑰丽的波斯神话故事、精致奢华的贵族宴乐场景、安静宁谧的伊朗农家风光……

  北京798艺术区的一家伊朗特色商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来自伊朗的波斯地毯。不时有顾客走进店面,好奇地到处打量。

  店内经营羊毛、蚕丝等不同材质的地毯,便宜的千元左右,贵的高达两百万元。店面门口,各种伊朗特色手工艺品散发着异域风情。

  店主哈桑今年36岁,他的老家在伊朗的伊斯法罕,是有着2500年历史的波斯地毯发源地之一。

  13年前,哈桑还在老家卖地毯,一位来买地毯的中国姑娘吸引了他的注意。女孩对伊朗文化和地毯很感兴趣,她邀请哈桑来中国旅游。

  “虽然中国是一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去找她。”哈桑腼腆地说。

  第一次来中国,哈桑游览了故宫、长城,他惊奇地发现,中国有很多文化元素和伊朗相似。比如古老的波斯地毯上常常出现凤凰的图案,而凤凰作为祥瑞在中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地毯上的蚕丝,最早也是由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国带到波斯。

  这次愉快的旅行让哈桑与那个中国女孩,更与中国结下了缘分。他把老家的地毯店转给弟弟经营后来到北京,并和中国女孩结婚定居,继续经营地毯生意。

  一开始,在北京卖地毯并不顺利。对于一张地毯动辄上万的价格,顾客很难接受,很多人也担心地毯出现污损、掉毛等问题。

  哈桑意识到,顾客的顾虑背后其实是两国文化的差异。在伊朗,地毯是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地毯上出生、玩耍、长大,搬家的时候首先搬地毯,女孩子结婚都要把地毯带到丈夫家,一张地毯可以传几代人。”哈桑说。

  伊朗人往往是先买好地毯,再购置搭配地毯的其他家具;而在中国,地毯只是众多家居装饰的一种,并非不可或缺。

  伊朗人看重人和地毯之间的情感连接。在哈桑的合伙人、世代经营地毯的天龙看来,地毯上的图案没有一个是随便设计的,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背景。

  “很多地毯是在村里做的,织地毯的女孩子想到什么就织什么,可能是天边的云,可能是屋旁的树。”天龙说,“织一张地毯要花几年时间,这段时间她的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情,比如孩子出生、亲人离世,这些都会影响她织出来的地毯成品。”

  在几次搬迁后,哈桑将店面命名为“波斯文化艺术中心”。店面设计采用伊朗老房子的风格,虽然成本有限、装修简单,但很多顾客看了很喜欢,问哈桑能不能帮他们把家里装修成这样。

  哈桑的店慢慢有了名气。通过第一批顾客的口口相传,来买地毯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还是“回头客”。有客人告诉哈桑,和自己的地毯待在一起觉得有安全感,走到哪带到哪,真的“爱上它”了。

  哈桑觉得,地毯充当了中伊两国文化交融的纽带。“很多人不了解伊朗和伊朗文化,在这里开始对伊朗感兴趣,产生了去伊朗旅游的念头。”在卖地毯的时候,哈桑总是乐此不疲地向顾客介绍伊朗文化。

  哈桑在伊朗有店有房子,衣食无忧,很多朋友不理解他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哈桑说,“更重要的是,中国和伊朗交往了几千年,应该不断增加了解,我希望我的小店能成为连接彼此的桥梁。”(季小波 谢昊)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