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专委会在鲁东大学召开

31.10.2014  10:33

近日,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七届六次会议在鲁东大学召开,来自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汲培文主任、数理学部物理一处张守著处长应邀参加会议。

会上,汲培文就物理学发展趋势、长期发展目标以及 “十三五”中国物理学学科发展战略及规划做了详细阐述。张守著、华东师范大学张卫平、吉林大学丁大军、国防科技大学袁建民、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蔡晓红等专家学者分别做了《十三五原子与分子物理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规划》、《冷原子与分子:物质量子态调控过去、现在与未来》、《基础原子与分子物理的一点思考》《温/热稠密物质结构与辐射性质研究》、《高能氙离子引起氪原子K壳双电离研究》五场精彩的学术报告。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王美山就鲁东大学在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取得的进展以及第十八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会议筹备情况做了专题汇报。委员们还对2015年即将召开的第十八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相关事宜进行了讨论。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鲁东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研究领域越来越宽,与其他学科交叉越来越紧密,与国防及高技术关联、国家战略需求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在物理学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七届六次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原子与分子物理的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将极大促进鲁东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的发展。(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