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大咖”谈进口展:顺应产业需求扩大辐射半径

21.08.2015  10:40


    嘉宾



    任兴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储祥银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常务副会长



□本报记者 陈岩 赵若言



    8月12日,多位国内会展业的大咖来川。对于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的中国西部(四川)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以下简称“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他们是如何看待的?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四川会展如何发力?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和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



    紧扣经济转型发展顺势推出“切题”之作



    记者:今年是西博会的轮空年,四川将举办以“扩大投资合作,促进贸易发展”为主题的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出口型展会,但外界对进口展并不熟悉,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在四川举办这样一个展会,怎么看?



    任兴洲:过去30年,我们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其中出口额的增长又大大快于进口额,对外保持顺差。这跟我们的经济结构有关,过去30年我们承接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很多以加工为主的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角,“世界工厂”的地位让出口大幅增长。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经济要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变化了,进出口的结构也必将发生变化。



    储祥银: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我们不再单纯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对外贸易也逐渐从注重出口,转变为追求进出口平衡。产业转型升级,也意味着促进进口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更好地发挥进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怎么发挥?通过展会,向厂家展示国外的先进技术,促进合作,推动转型升级,向老百姓展示外国的商品,促进消费,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任兴洲:在这个背景下看四川举办进口展,我们不难看出进口展对于四川乃至于整个西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消费的意义,时间节点把握得很好,选择的主题切中发展脉搏。



    突出“一带一路”元素打造展示、投资、交往平台



    记者:办好进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的关键是什么?



    任兴洲:进口展办得好不好,引进参展商的层次和水平是最关键的。第一次办,要办出特色和规模,就需要把国外最受大家欢迎的引进来。而在展会定位上,不一定要定位全国,做区域的核心展会,服务好西南地区就已经很好了。立足本地特色需求,在本区域内把辐射半径做到最大。




    记者:说到引进参展商,本次进口展将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馆,怎么看?



    储祥银:对于四川来说,“一带一路”是要着力抓住的契机。“一带一路”建设,除了政府之间的对接之外,还需要通过展会、论坛,进行全方位地了解与接洽。这也就是进口展设置“一带一路”馆的意义所在。



    任兴洲:“一带一路”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未来不只是我们的产品要出去,沿线国家的产品也一定要进来。但是到底什么产品适合进口,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向国内企业进行展示,让双方直接对接,而且指向明确,就是“一带一路”国家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形成其他方面的合作,比如可能带来投资上的合作,我可以去你那里投资设厂,结合你当地资源特色生产,再销往中国。所以将进口展和投资大会结合在一起办,可以激发很多想像力。“一带一路”的元素拓展了我们今年举办进口展的意义和功能,使它成为展示的窗口、投资的平台,以及国际交往的载体。




来源:( 山东国际商务网 )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