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松烈:勇攀科研高峰,毕生教书育人
2006年5月24日,余松烈(左三)带领学生考察小麦试验田。图为余松烈与农民、学生们在一起。
90岁那年,余松烈已经步履蹒跚,不过当人们和他讨论起小麦,他的精神立马抖擞起来,脸上浮现着兴奋的神色。从那一年起,在生命中的最后6年,这位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把仅存的精力留给了麦田,直到生命的最后。
余松烈教书育人几十年,可以说桃李满天下,为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领衔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点,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开创了作物栽培学科发展的新阶段。他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山东小麦》、《冬小麦的栽培》、《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作物栽培学》,副主编《中国小麦学》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他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生20名,硕士生18名,为我国作物栽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我来的时候,就打算在这里扎根了。”余松烈曾说,和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向往解放区的生活,于是就从上海带着妻子和儿女来到了山东。不过,他的口音一直难改,“我是说着宁波话的山东人。”余松烈逢人就说,在他心中自己早已是山东人了,“我的书本知识是在上海和福建学的,但实践知识都是在山东学的,没有这些年在山东的经历,我可能也很难有今天的成绩。”
从事农业科研60余年,余松烈在小麦栽培及育种、生物统计与田间实验技术研究中,获得丰硕成果,于1978 年、1987 年、1992 年三获国家科技奖励,关于小麦的丰产理论为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小麦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他来说,实至名归。
余松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体现在教材建设、探索符合农业高等教育规律的办学道路、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
余松烈在农业高等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了66个春秋,教书育人,硕果累累。他曾先后主讲过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作物高产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余松烈十分注重教材建设和学术总结,他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作物栽培学》(北方本)、《田间试验方法》、《冬小麦的栽培》以及学术著作《山东小麦》、《中国小麦栽培理论与实践》、《现代小麦栽培学及其发展展望》等。他不辞辛劳认真备课,讲课时理论联系实际,旁征博引,内容充实,听课者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余松烈治学严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与其他系领导一起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路子,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并为山东农业大学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和1993年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奠定了基础。他一向注重让学生多接触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以提高其钻研能力和指导生产的本领。
60多年来,余松烈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学专业人才,其中不乏著名的专家、教授、研究员,有的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余松烈作为山东农学院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率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建立了农学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培养出一批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他带领这支学科团队,自1986年以来,招收并培养了来自北京、南京、江苏、河南、安徽、吉林、四川、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的博士生、博士后53人,为培养我国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余松烈培养的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农业管理部门和基层推广单位。这些学生深谙余松烈学术成就,深受余松烈学术思想影响,已经成为研究推广余松烈作物栽培学理论,特别是冬小麦精播高产、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理论和技术的学术传承人。
为了完善和发展作物栽培学学科理论,余松烈不仅自己著书立说,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教材、讲义、专著、论文,而且更多的是培养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多干多写。有人请他修改稿件,他总是一丝不苟地逐字逐句审改。他就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由于在教书育人方面贡献突出,他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
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余松烈始终坚持和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科学研究要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既要理论研究的创新,站在学科前沿,又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学术理念;扎根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重视实践,解决生产问题的优良作风。这些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办学的宝贵精神财富。(记者 马文文)
作者:马文文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