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保障法》 山东在行动”——公共文化设施重在搞好“建管用”

10.03.2017  22:38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山东文化工作者认为,《保障法》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很符合现状。

  德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杨杰表示,近年来,德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但存在文化设施总量不足和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保障法》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规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保障法》明确规定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的主体责任,有助于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第二,《保障法》对公共文化设施内涵与外延做出明确界定,打破设施的行政隶属关系,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纳入公共文化设施范畴,有利于盘活存量资源,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第三,针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被侵占、挪用现象,针对基层文化设施数量不足、闲置率高、利用率低等问题,作出针对性和可行性规定,对提高现有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保障文化设施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德州将充分运用好《保障法》这把“利剑”,把贯彻落实《保障法》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保障法》为准绳,切实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管理。

  枣庄市文广新局局长邵磊认为,《保障法》的出台实施,是全体文化工作者的福音,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枣庄市将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为引领,全力抓好该法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是加快推进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乡规划布局,2017年建成启用枣庄市民中心,“十三五”期间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达到一级馆标准,区(市)文化馆、图书馆达到二级馆标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二是完善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单位管理制度、服务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依托公共文化机构建立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群众满意度评价等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建立群众需求反馈机制。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理事会制度,配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专兼职人员,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培训。三是努力拓宽服务领域。扎实推进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使公益服务常态化。

  济南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马迎春表示,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济南市群众艺术馆将依据《保障法》的规定,逐步完善建立起包括人、财、物使用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配置和更新服务内容和设备,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国家标准及自身功能定位确定各项服务规范,逐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资产统计报告制度、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年报制度、有公众参与的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考核评价制度等,积极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公益性艺术辅导培训,多措并举进一步做好文化精准扶贫、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稳步实施数字文化馆基础建设,尽快实现和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整合内外部资源、履行管理职能并建立起良性循环。

  德州市庆云县文广新局局长刘云强说,《保障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文化立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让基层文化工作者有了底气,更为老百姓享受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保障。庆云是省财政困难县,2016年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全县9个乡镇(街道)全都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站,超额完成了上级要求的建设任务。同时,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及贫困村文化活动室的达标率也都达到了100%。根据乡村自身特色,深入挖掘村级历史、红色文化与风土人情,建成了13个高标准村级示范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后,庆云县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覆盖率。同时对现有的文化服务场所进行改造、提升,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图书更新、设备维护、器材更换及广场修复等,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工作,形成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长效机制。

  淄博市周村区文化馆馆长季凯表示,就基层文化馆来说,通常面临资金紧缺、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保障法》对这些都有明确规定,为基层公共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周村区文化馆的场馆建设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现有3000多平方米的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场地,硬件、软件建设都有了很大提升,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馆。目前,基层场馆都存在受编制所限,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随着《保障法》的实施,相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人才短缺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2015年,滕州市羊庄镇根据基层公共文化建设要求,投资300余万元规划建设了滕州市第一家集综合文化站、孔子学堂、乡村记忆、百姓家风、印象羊庄五位一体的综合文化中心,总占地2000平方米,设有文艺排练室、书画交流室、图书阅览室等13个功能室,并配备了各类文体服务设备,建设了百姓舞台和健身广场。

作者:苏锐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