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充分发挥财政保障职能全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建设

22.09.2015  17:09

一、发挥体制作用,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发展。 结合市区城建体制调整和经济区划调整,对财政体制进行了调整完善。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市域一体化、全域城市化”,进一步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促进各类资金、资源的有效聚集,推进“文登同城发展”、“乳山产业调整”等四个“三年突破”战略,加快双岛湾科技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里口山风景名胜区等六个重点区域开发建设进程,带动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强基础投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近年来,除不断完善城乡道路、水暖管网和文体设施外,市级每年安排1500万元,加快淘汰“黄标车”进程;每年安排5000-7000万元,大力支持公交车辆更新、公交线路优化和场站建设;每年配套5000-7000万元,持续推进旧生活区环境综合整治和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每年安排5000-10000万元,积极支持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同时,紧紧抓住我省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的机遇,全力支持建设部门扩大我市示范镇规模,为示范镇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充分利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积极筹集、整合资金,全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在“十二五”末完成所有村庄的整治任务,建立村级运转保障长效机制,实现农村自然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

三、完善融资机制,提高城镇化建设保障能力。 一是创新融资方式。在发挥好传统融资手段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信托理财、私募债券、短期融资债券、中期票据、股权融资、PPP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进一步拓展棚改贷款等新的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增强平台实力。支持平台公司做大做强,在政策扶持上加大力度,在资产注入提升规模,通过融资平台的不断做大和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可靠资金来源。三是吸引社会资金。做强做大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其设立战略性发展母基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带动作用,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我市区域建设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