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糟"在哪?患儿多与医生少折射的尴尬

08.02.2018  17:16
  原标题:儿科医生究竟“”在哪里?患儿多与医生少折射的尴尬 

  

我市一家医院内,护士正在给孩子打针。(本报记者 赵晓明 摄)



  

新华社发 徐骏/作



  2017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袭击”了大江南北,不少宝宝因此“中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医院人满为患。“到哪家医院都得排队,看完了病还得排队等输液,医院就不能多招聘一些儿科医生、儿科护士吗?到底啥原因,让医院‘舍不得’招人?”市民许先生这样向记者抱怨。然而,医院也有着自己的苦衷。我市一家综合类医院的儿科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大多数医学类本科大学压根儿就没有儿科专业,儿科医生极为稀缺。此外,不少业内人士曝出这样一个“内幕”:儿科医生少的根本原因就是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

  一方面是家长的渴求,一方面则是医生数量的“先天不足”,这其中的“奥妙”究竟在哪里?

  患儿多与医生少折射的尴尬

  2018年2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我市一家综合类医院针灸推拿科,不少成人正在此接受中医治疗。医生李文(化名)正在给一位4岁的女孩推拿。女孩的奶奶介绍,孩子2岁时,因为一次感冒来到该院找到李文进行推拿治疗,效果不错。“宝宝不喜欢打针吃药,我们也怕吃药对身体不好。推拿是中医学的精华,也没有啥副作用,孩子也能接受。”不过,孩子奶奶也提出了心中的疑虑:“这里成人居多,难道不能有宝宝单独的诊室吗?

  再将镜头转向我市一家大型专科医院。2月6日下午,尽管流感高峰早已过去,患儿数量下降,但急诊输液室里仍然忙得“不可开交”,打针以及换药的护士压根儿就挤不出一分钟时间和记者聊上几句。一位家长说,为了让孩子能尽快打针,自己专门请假,在早上8点带孩子来到医院,却仍然等待了30分钟左右。在记者想要转身离开时,这位家长小声嘟囔了一句:“护士打针也不轻一些,孩子哭得这么厉害。

  让我们再切换一次镜头。这个“故事”的时间发生在2010年,我市另一家大型综合类医院内。在该院儿童外科科室内,一位刚入职不久的研究生正在向科室主任大倒苦水:“孩子的哭声太吵了,我们收入还这么少。同样是做外科手术,成人手术比我们能多拿20%,做不好还得挨骂甚至挨打,我不干了!”在科室主任眼中,这位年轻人很有前途,甚至心中早已将他视作自己的“接班人”,看到他主意已定,无奈只能接受了他的辞职申请。回想起当年的往事,这位科室主任仍然会流露出惋惜之情,他告诉记者:“我能理解他作为年轻人不肯坚守的做法,这也反映出我们(儿科医生)的困难境地。”2020年儿科医生缺口将近9万

  儿科医生的境遇究竟“”在哪里?

  据相关业内人士统计,“全面二孩”放开后,预测2020年,我国儿童数目将达2.92亿;若要实现“0.69名儿科医生/千名儿童”的目标,那中国儿科医生的缺口为86042名。但是2014年至2016年,中国儿科医师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比10.7%。其中,35岁以下医师流失率为14.6%,占所有年龄段医师流失的55%。难怪一些儿科医生这样表示,“高风险”已经成为儿科的“代名词”。

  那位遭遇流失人才尴尬的科室主任介绍,尽管南方一些医科大学新成立了儿科专业,但大部分医科大学并未设有该专业,不少学生是进入研究生阶段时才学习的儿科。而他的话也得到了李文的证实:“2010年,我在读研时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儿科专业的导师有五六名,每位导师带5名左右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导师至少有十几名,每位导师也带5名研究生,这样差距就大了。

  记者在网上公布的2016年中国各科室医生工资排行榜上看到,儿科医生收入仅排第18位,这也是部分医生离职的“真正原因”。我市某大型医院急诊输液室的护士长说:“相较成人科室,我们的收入确实少,但干得工作却丝毫不少。国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对孩子的爱是非常深厚的,一点小病家长也会带着孩子来输液,这也是为什么儿科输液室一般深夜也会‘门庭若市’的原因。”她说,科室共有26名在岗护士,但仍然忙不过来。“培养一位儿科护士远比成人护士难得多。给成人输液,疼一些或者扎不中一般不会引来麻烦。孩子承受能力差,遇到疼痛就会哭泣,一些家长就受不了。而且孩子的血管很难找到,难免会有一些差错,这也是为什么儿科护士遭受指责多、许多新人不选择进入儿科的原因。

  三大原因导致从业者减少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患儿不会说话或者难以准确形容病情,因此儿科又被称作“哑科”。而且,儿科绝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科治疗有其特殊性,用药、手术方式、治疗方法也有很大的区别。儿科病人通常需要家长代为阐述病情,更多的是医生通过病人病情及经验,猜测患儿疾病。

  这位人士指出,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中一个娃长病,甚至会出现多位家长同时到院的情形。由于医生每天要接待数十名患儿以及家长,孩子又表达不准确,如果再遇上家长疏忽、医生检查不仔细,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也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索”。他认为,儿科工作量大,也是儿科医生流失的重要原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儿科门诊数人次 达 465663917,急 诊 人 次 达85741464。其中,无论是门诊还是急诊,综合性医院的工作量最大。巨大的工作压力、家长的不理解、收入的偏低,都是儿科医生流失的原因。

  当然,不少儿科医生也像李文这样对自己的信念很执着。“虽然我们中医医生极少涉及手术,收入比西医就少,儿科更少,但我还是喜欢和孩子交流。当我们治好一个孩子时,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人难以明白的。我坚信,将来儿科医生的境遇会越来越好,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会理解儿科医生。

  但愿某些业内人士所说的“将来优秀的儿科医生可能出现人才断层”的情形永不出现。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