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山东发布疫苗接种十大常识

24.04.2015  20:01

  中国山东网4月24日讯(记者 马文文)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接种疫苗—孩子的权利,社会的责任”。而面对给孩子接种疫苗,家长们的心情通常是喜忧参半。如何科学地为孩子接种疫苗,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此,山东发布疫苗接种几大常识。

  问题1:流动儿童如何进行疫苗接种?

  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按照现居住地管理,不受户口的限制。儿童迁入外地时,可携带原居住地卫生部门颁发的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所在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如之前未办理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可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补办,并由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负责接种工作。凡未在原居住地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可到现居住地的接种单位补种有关疫苗。儿童在迁出和迁入时家长应主动和接种单位沟通,方便接种单位的服务管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权利,享受同样的预防接种服务,接种疫苗的种类、收费标准,也与本地儿童一样,不会因为接种者是外地人而增加收费。

  问题2:接种疫苗可以完全预防疾病吗?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仍有可能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则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但大量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一般也要轻很多。

  问题3:孩子接种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接种前,家长应该了解一些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知道孩子在相应的年龄段该接种何种疫苗,每种疫苗可预防哪种传染性疾病;应该了解孩子接种前的健康状况,以便当接种医生询问孩子的既往病史时能如实告知;接种前一周要特别精心地护理孩子,尽量避免孩子患病;接种前最好给孩子洗个澡,并给孩子穿上清洁、宽松的衣服。接种后,家长首先应带孩子在接种地点留观30分钟,如没有任何反应再回家,因为接种后不良反应多在接种后30分钟内出现;回家后,要注意接种24小时之内不宜给孩子洗澡,要注意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不要让孩子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以免局部感染或出现加重反应;要注意孩子的饮食活动,尽可能让孩子多饮水、多休息,清淡饮食,特别要注意接种后24小时之内不要给孩子提供鱼、虾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问题4:哪些情况不能接种疫苗?

  (1)免疫异常: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恶性肿瘤等,以及应用皮质固醇、烷化剂、抗代谢药物或放射治疗而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一般不能使用活疫苗。(2)急性传染病:如果受种者正患伴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传染病时,应推迟接种。(3)既往接种疫苗后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如果前1次接种后出现严重反应,则不应继续接种同种疫苗。(4)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对患有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如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和进行性脑病,不应接种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问题5:麻疹是种什么样的病?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要超过甲流。麻疹发病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有的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柯氏斑),随后皮肤开始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斑丘疹。其主要危害是肺炎、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腹泻和脑炎等并发症,特别是当伴有营养不良时,常常因并发症引起死亡,病死率高达10%。

  问题6:接触麻疹病人后应如何应对?

  麻疹患者在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与之接触易被感染,所以在接触病人2天内接种麻疹疫苗,可使机体在病毒潜伏早期产生特异性抗体,起到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的作用。或者在接触病人5天内肌注丙种球蛋白,可预防患病,5天后注射预防效果不佳。

  问题7:成人麻疹是否更严重?

  成年人患麻疹后症状会比较严重,合并症也会多一些,可能出现一到两种合并症,除了常见的支气管肺炎、腹泻、喉炎外,特别容易出现肝功能损害。早期常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疹、风疹及药物疹而延误治疗。

  问题8:如何预防麻疹?

  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目前我省执行3剂次免疫程序,即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1岁半和6岁接种麻腮风疫苗。平常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周围有人得了麻疹,应做好隔离,避免与其密切接触,若自身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应到有关单位进行应急接种,以防被传染。

  问题9:感染麻疹后隔离多久?如何治疗?

  发现麻疹病人后,应尽早控制传染源,麻疹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超出这个时间,患儿就没有传染性,可以入托、上学。对麻疹患者不要盲目降温,以免使病程延长,增加患麻疹肺炎的危险,应尽量让麻疹出透、出齐,杜绝滥用退烧药,最好是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进行治疗。

  问题10:如何预防乙脑?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带因病毒的蚊子叮咬人体而传播的,这些蚊子常见于农村产稻区和养猪区,但在城市郊区也可能存在。得了乙脑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可以有效预防。接种乙脑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乙脑疫苗有两种,一种是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另一种是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接种2剂,间隔7-10天,2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除此之外,应做好防蚊、灭蚊措施:一是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叮咬,杀虫剂灭蚊,蚊虫叮咬季节不野外露宿;二是远离并消灭蚊虫孳生地,猪圈、稻田等远离村庄,并对猪圈等场所清理卫生、灭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