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专家解读:充分发挥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大效益

24.08.2015  11:26

  今年6月,省委办公厅、省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互联互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要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馆藏产品数字化,为广大群众提供数字化服务。统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科技馆、数字农家书屋、互联网站等各类数字资源,打造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数据库,与国家数据库有效对接。”

  经过近几年的积极努力,目前我省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国家重点数字文化工程建设和服务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7年率先实现村级以上站点的全省覆盖,山东成为文化共享工程唯一的示范省;2011年较早地启动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成为全国首批六个试点省之一,目前已建成各类公共电子阅览室9000多个,初步建成了公共电子阅览室运行管理技术体系;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实现了县级数字图书馆全覆盖,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馆藏规模、数字化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近几年互联网、新兴数字媒体终端、移动通信的广泛普及,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积极开展基于新媒体和移动通信的数字化服务,相继开通了区域化数字图书馆、手机移动数字图书馆、馆内数字化借阅等,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

  最近两年,我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比较薄弱的弱势群体和偏远地区,重点进行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例如针对视障人群,我们开发建设了“光明之家”山东盲人数字图书馆,采用“一站、一网、一库”的技术架构,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化手段和无障碍数字化技术,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盲人身边;针对海疆文化建设和服务,我们实施了“万里海疆、万里书香”边疆数字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将数字文化服务有效地延伸到海岛、渔村、边防指战员、出海的渔船。

  数字文化建设与服务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系统工程,注重技术平台的建设,实现建设与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目前公共电子阅览室已经初步实现了全网的规范化管理,全省的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建设,全省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展示平台、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平台正在进行前期论证。通过这一系列技术平台,实现对全省公共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充分发挥数字文化服务的最大效益。、
 

  (作者: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 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