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北京西城“以文化城”作示范
作为首都核心功能区,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发达、人才荟萃,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厚的文化蕴藏构成了西城的文化特色。近年来,西城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凝聚民心、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以首都意识、首善标准、首创精神,围绕“记忆西城、书香西城、艺术西城、时尚西城”建设,做好“以文化城”这篇大文章,打造首都文化示范区。
古塔院内书香飘
作为北京胡同的发源地,西城区的砖塔胡同是元、明、清三代戏曲活动的中心。90多年前,鲁迅先生在这里创作了《祝福》《在酒楼上》等名篇。
如今,这条胡同依然不寂寞,胡同边上的万松老人塔被西城区政府引入民企打造成公共阅读空间,专营老北京书籍。“这儿有别处找不到的书。”一位读者说,“在充满京味儿的环境里,读有关北京的书,就像读自家的历史。”
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告诉记者:“西城区通过政府+企业的合作模式,探索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最终目的是带动全民阅读。”
像“砖读空间”这样的公共阅读空间,已在西城区遍地开花。体制机制的创新,带来了文化建设的活力。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同时,西城区还千方百计挖掘区内潜在空间,如修缮一新的地安门雁翅楼、红楼电影院,筹划整修中的粤东新馆等古建筑,未来都将成为人们读书的好去处。
今年,西城区将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中心城区建40座“书香驿站”,与酒店、商场、剧院合作,创建“书香网吧”“书香酒店”“书香剧场”,设立公共藏书楼,构建“15分钟公共阅读网络”,营造全新的阅读模式。
群众尽享文化大餐
提起“天桥”,人们就会想起清人笔下“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的景象。如今,在天桥地区,4个剧场、3000多个座位的天桥艺术中心即将竣工。有“音乐剧之王”美誉的《歌剧魅影》,将作为艺术中心的开幕大戏登陆北京。
西城区文化资源丰厚,拥有国家大剧院、国家京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十几家国字号文艺团体,演出剧场30余个,每年演出6000余场,观众达300万人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西城区“万人走进艺术殿堂”优秀剧目展演季让居民大饱眼福。
家住虎坊桥的杨红英说:“我今年70岁,与中芭做了一辈子邻居,以前却连一场芭蕾舞都没看过。”中芭带着《红色娘子军》《胡桃夹子》两个经典剧目在西城区展演,令百姓大呼过瘾。
为了让人们感知艺术的凝聚力,西城区建立社会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每年拿出上千万元文化公益金,推出“百姓戏剧节”、戏曲演出季等活动,通过“百姓看戏,政府买单”把文化植根于人民心中。
目前,西城区15个街道都有了自己的群众文化品牌,如大栅栏设计周、什刹海文化旅游节,形成了“一街一品”模式,拥有腰鼓、舞蹈、合唱等社区文化团队487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留住老北京的乡愁
故园一梦,沧桑百年。作为首都中心区,西城是燕蓟城、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的所在地,涵盖了元、明、清皇城的大部分地区,北部形成了以王府、宫殿等文物资源为特色的皇城文物区,南部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会馆、民俗表演为特色的文化资源区。此外,传统的戏剧、曲艺、杂技、民间舞蹈,传承百年的昆曲、天桥中幡、北京内画鼻烟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西城的历史文化增加了厚重感。
在北京的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西城占了18片,31.11平方公里的旧城占北京的49.8%。101所会馆,鲁迅、老舍、齐白石、梅兰芳、程砚秋等名人故居,见证了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
为了留住老北京的乡愁,西城区结合“一核一带多园区”的空间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而数十亿元的文保资金投入,更彰显了西城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区的决心。
今年新开馆的安徽会馆,是北京市会馆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西城区政府对其进行保护性改造,将其打造成国粹京剧文化展示、体验、传承的旅游体验区。目前,西城区对区域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名人故居等文化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建立了历史记忆类场馆的完整体系。而大街小巷、胡同院落都将建立带有浓郁西城特色的文化标识,对古建筑和历史街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使其更和谐地融入现代文明中。
西城区委书记王宁表示,西城区坚持做好“以文化城”这篇大文章,把文化融入城区每个角落,让全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润着文化的符号,每一幢楼、每一座桥、每一条街都能成为文化的标记,从而推动文化创新、培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区域文化的影响力,以国际视野推动区域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