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齐鲁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摘要
近日,由光明日报社、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承办的山东社科论坛——齐鲁文化传承与创新研讨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深入研究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如何对齐鲁文化进行有效挖掘和科学传承,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如何普及推广齐鲁文化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本报今日特刊发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
齐鲁文化:在研究中传承和创新
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齐鲁文化由诸子共创、来源多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需要深入研究。齐文化重功利,鲁文化尚道义。显然,这两种文化是有差异的。春秋战国时期,一方面,各个诸侯国之间人员和商贸往来较多,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疆域变化也不断,这种情况有利于文化交流与融合;另一方面,在社会激烈动荡的年代,有许多根本性的社会政治问题需要回答,出现了百家争鸣,这是齐、鲁两大文化传统交融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战国时期,孟子两度游学于齐,在齐国居住时间长达十几年,为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做了大量工作。
齐鲁文化是一座有待深入开挖的文化富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我们今天要加强对齐鲁文化的研究、在研究中传承和创新齐鲁文化的理由,而更为重要的,是齐鲁文化的研究对我们今天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有许多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关于文化与时代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把齐鲁文化等同于儒家思想、孔子思想,但我们知道,孔子思想在齐鲁文化中占有突出的位置。从齐鲁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才能在时代大潮中生存和发展。
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军事的关系。在齐、鲁两大文化交融发展的历程中,政治军事上是齐占优势,文化上是鲁占优势。这是因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社会转型时提出的主张,特别是其“中庸”思想,既顺应了新的社会现实,又维护了传统的道统,适应了当时统治阶级中各个阶层的要求。因此,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乃至于军事的强大,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又不是完全对应的。我们要在物质文明提供的条件下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但又不能等待物质文明充分发展后才开始抓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文化繁荣与学术自由的关系。许多学者在齐鲁文化的研究中已经注意到,尽管孔子对文化发展乃至于整个中华文明的形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并没有始于孔子,而是始于孟子。孟子之所以能为此作出独特的贡献,是因为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提供了好的环境。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氛围中,齐鲁两大文化一步一步融合起来。由此可见,文化的繁荣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其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做学问的条件。
(作者: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 )
大力弘扬齐鲁文化主体精神
深入挖掘、阐发齐鲁文化的主体精神,实现新时期齐鲁文化精神的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齐鲁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史前及夏商时代的奠基到秦汉以后齐鲁之邦文化传承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但其主体精神却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巨变,列国纷争,诸侯割据,战争频繁,但在文化上,却是名人辈出、百家争鸣、哲学突破、学说纷呈的辉煌时代,在中华文明史上影响至深至远。在这个时期,齐鲁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面貌:在这里产生了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以及管仲、墨子、孙子、孟子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人物,培育出中华文明思想文化的主干——儒家学说,创设出世界文化史上蔚为奇观的稷下学宫。齐鲁文化不仅在当时主导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自觉去深入挖掘、阐释齐鲁文化主体精神,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坚守传统、继往开来的传承精神。齐鲁自古号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凸显出齐鲁对以孔孟为代表、以礼义为内核的儒家传统文化的珍惜和传承精神。这一文化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贯穿于齐鲁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可以说,齐鲁文化的传承精神,实现了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传承,继往开来,蔚然一体。第二,奋发图强、大有作为的进取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国富民丰、奋发图强的思想,齐鲁文化中争雄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就是这种思想文化的精华。第三,崇德尚礼、尊贤爱民的人本精神。人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其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起源的五帝时期,并在齐鲁文化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弘扬和提升。第四,海纳百川、多元并蓄的兼容精神。这是齐鲁文化学术理念和思想文化精神的历史结晶,也反映出齐鲁文化中博大宽广的人文情怀。第五,勇于担当、维护民族团结的“大一统”精神。坚守“大一统”政治理念,以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维护民族团结统一,是齐鲁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也是齐鲁文化精神的突出特色之一。
(作者: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 王志民)
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对历史的正确认识,标志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成熟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独树一帜,历史上不仅是东亚文明的核心,也从物质、精神层面上为世界其他区域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四大发明、丝绸之路以及以儒家文化为底蕴创造的制度设计等,都对世界文明的走向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珍惜、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对人类共同文化的敬惜。
学习借鉴我们祖先的传承经验与方法。在我国历史上,无论社会形态的变革,还是王朝的更替,文化的传承都没有中断。奴隶制时代的“礼”,在封建时代得以继承,礼法结合、德主刑辅,构成了自秦至清封建文化的显著特征。除儒法外,渊源于先秦的诸子百家思想以及社会思想,也有许多在古代社会得以传承。今天我们在秦汉的出土文献中,广泛发现各类先秦文化典籍的存在就是一个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延续数千年,与这种文化的传承有序有密切关系。
应当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世纪以来,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量遗址、文献甚至海外文献得以发现,极大地补充了从先秦到明清各时段的基本史料,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提出了许多我们尚未认识的新课题。即使是过去研究的老问题,也因理论和视角的更新而变化。从事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应当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只有研究深入了,继承和阐释才有科学价值。
应当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来看待中华传统文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研究继承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这决定了我们绝不能自高自大,而是要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而努力。
齐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是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的中国区域文化典型代表。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进程中,齐鲁文化的自身独特优势将会在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卜宪群)
齐鲁文化的人学结构
齐鲁文化的人学结构是以人为本,以“仁”为质,既“爱人”又“泛爱众”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系。齐鲁文化人学结构中以人为本的“人”,既有“己”又有“众”,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群体的人,而更多的则是指个体的“己”;但不论是“己”或者是“众”都应该具有人的主体意识,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不仅可以有“食色性也”的欲望要求,而且也应该有“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理想追求。正因为孔子对人的主体性如此看重如此强调,所以他非常关注人格的塑造和个性的培养,并且把一个人的性格完善和意志磨炼当成一辈子“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的大事。
在人类历史上,独立人格或人的主体性内涵虽然不同时代有所差异,但建立人的独立人格或人的主体意识却是不同时代杰出思想家所共同追求的。如果说孔子的“匹夫不可夺志”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深刻确认,那么孟子在对其继承中又有所发展,这主要表现为孟子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滕文公下》)精神。显然,儒家“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目标,这正说明他们所力求建立的主体人格和主体性,并非洁身自好或单纯的自我完善,而是更积极地审时度势,以求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献身。因此,这样的主体性,既包含有自身的全面教养,更包含有把这些教养在现实中实现的能动性。
而孔孟所说的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或独立人格则是植根于最复杂最深邃的“仁”的范畴,因之对“仁”的理解和把握也就是对人的主体内涵或人的本质规定的理解和把握。在孔孟的人学结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仁”字,其内涵与外延既深且广,它规定着个体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伦理观、主体人格、心理结构和思想境界。在所有人的主体性格中,孔孟最推崇最关注的是“君子”型的理想性格,而这种“君子”型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朱德发)
齐文化作为民族和国家软实力的突出优势
齐文化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积极进取的变革精神优势。“尚功”与“尚德”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两个重要理念,齐文化“尚功”而变革性强,物质层面上优势突出,精神层面的持续发展相对不足;鲁文化“尚德”而教化性强,物质层面的持续发展相对不足。“尚功”与“尚德”的有机结合,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先秦齐国发展的强盛,说明了“尚功”变革的优势,孔、孟、荀游齐对齐文化的吸收,彰显了“尚德”教化的优势。齐文化是变革的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这种变革精神概括起来,便是所谓“不慕古,不尚今,与时变,与俗化”,这为后世的社会发展提供了经典性的理论和实践范本。
兼容并蓄的文化发展优势。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思想文化的兼容并蓄高度繁荣,不仅为齐国走上霸主地位提供了精神动力支持,同时也创造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经典原创的辉煌时代。学术思想作为意识形态的发展,以特有的形式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在创造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提供了积极指导。
礼法并重的法治理论构架优势。中国古代的法治观念,经过战国百家争鸣的思辨融合以后,逐渐整合成了以“礼法并重”的传统。齐文化“礼法并重”法治观念的发展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实现了行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具体化,这是作为软实力建设中的极其可贵之处。“礼法并重”的法治观念,不仅有着积极成功的社会实践,而且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具有理论借鉴和实践启迪价值。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教授 王京龙)
充分认识齐鲁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估计不足,往往是妨碍我们重视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因素。齐文化和鲁文化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文化传统。
相对而言,齐国的商业比较发达,所谓“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这就塑造了齐人勇于开拓的变革精神、全面开放的宽容心态和重视物质利益的功利追求。如齐国“因俗简礼”的“修政”策略,反映出齐文化崇尚变革的精神。商品经济从本性上说就带有开放的要求,其交往性质决定了商品交换条件下人们的开放意识,而“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就是齐国经济开放特征的真实写照。在学术和文化层面上,稷下学宫开辟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局面,体现着典型的文化上的开放与宽容。商品经济对血缘关系的冲击,也必然削弱伦理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约束作用,使人们更重视物质利益和功利满足等世俗化的诉求,由此决定了齐文化“尊贤尚功”的文化价值取向。
鲁文化是在典型的农业社会基础上孕育形成的,体现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构起来的宗法社会的特征。血缘关系最为有效的调节方式就是伦理道德,因而在宗法社会中人们总是选择道德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在义利关系问题上,鲁文化显然是把义置于至上地位,重义轻利,从而设定人的最高价值理想。
齐鲁文化两相比较,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一张一弛、一扬一抑所形成的张力结构,对于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我们所面临的文化选择,对于培养健全的文化意识,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批判地继承并弘扬齐鲁文化传统,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借鉴意义。孟子曾经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句话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德”与“法”的关系、合理把握社会生活中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启迪作用和现实针对性。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在山东真正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目标,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
(作者: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何中华)
齐鲁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略说
齐鲁文化产业品牌由一系列具有鲜明齐鲁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及文化服务凝聚而成,反映着齐鲁文化的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风尚、审美文化心理等。实施品牌战略,搭乘文化产业的快车,打造一系列齐鲁文化产业品牌,大幅度提高文化产业的增值能力,对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对推动齐鲁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对提升山东的文化实力、建设文化强省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打造齐鲁文化产业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要把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创意相结合。要在继续挖掘齐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内容、产业形式的创新创意,把文化资源变成产业项目。二要发挥政府强大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和政治影响力,促进齐鲁文化产业品牌核心理念的形成与巩固。政府具有强大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和政治影响力,易于发挥统筹和协调作用。其一,在齐鲁文化资源的整理上,政府除设立专门职能部门、设立专项资金外,还需要在相关的法规和条例中明确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保护和弘扬的措施,并落实到确定的部门,完善奖惩制度。其二,研究确立齐鲁文化品牌的整体定位。其三,加强齐鲁文化整体形象的提升和宣传。三要使营建文化之城与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相辅相成。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创意城市是一种推动城市复兴和重生的模式,它强调以消费引导经济、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把齐鲁文化产业品牌建设融入文化城市建设之中,能够实现双赢。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孙书文)
儒家生态伦理之意蕴与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思想,以生态文明的进步为根本特征和导向,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旨归。作为具有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生态伦理思想,它所包含的古朴而深刻的生态智慧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是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旨归,也是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基本原则。(二)“节用爱物”“取之有度”是儒家生态伦理的基本实践准则,是实现“天人合一”原则的基本要求。(三)“参赞化育”“与天地参”是儒家生态伦理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天人合一”原则的现实路径。(四)“顺应天常”“圣王之制”是儒家生态伦理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天人合一”原则的重要保证。(五)“和与中和”“和乐之美”是儒家生态伦理的理想境界,是儒家“天人合一”观的鲜明特色。
儒家生态伦理的优良传统可以给予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一是进行自然观的生态文明转向,实现利用、改造自然和保护、修复自然相统一。二是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文明转向,实现谋求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三是进行消费模式的生态文明转向,实现追求质量与节约资源的统一。四是进行制度体系的生态文明转向,实现生态道德建设与制度管理的统一。
(作者: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王丽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杜玉奎 )
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要有过硬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是价值扩展的源头,是经济和市场的保障。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是否强大,重要标志就在于有没有众多叫得响、立得住、传得久的文化精品及特色品牌。文化是不会“仗势欺人”的,它总是让人心甘情愿地接纳,自觉自愿地追随。这种吸引力源于文化产品的艺术魅力,即使历经千难万险也不能阻隔爱之者的热情,即使武力强迫也不能让拒之者产生丝毫兴趣。
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要处理好民族性、地域性和世界性的关系。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本能地捍卫自己文化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但是如果文化的本土特色太过浓郁,又往往制约了其走向世界的步伐。要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一方面要充分彰显齐鲁文化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寻求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共通之处;既要实现本土经验的世界化,也要让世界经验得到本土化的表达。我们都知道“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命题,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也要注意让我们的文化传播人类文明共同的优秀精神和美好传统。文化世界化程度越高,就意味着其被世界接纳的可能性越大,走向世界的内容越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大。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越是世界的也才越是民族的。
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要有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要不断加强政府与民间的文化交流,加大对外文化宣传力度。要发挥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齐鲁文化的魅力。要具备国际市场意识,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文化接受和欣赏习惯,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推动齐鲁文化走向世界,要有高度的文化自重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对齐鲁优秀文化传统满怀自豪,对当代先进文化充分认可,对文化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不仅将早已被人熟知的齐鲁传统文化精品输送出去,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要创造新的时代文化品牌,彰显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与创造才情。
(作者: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张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