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吃包住免费教落子”——张青敏的非遗传承之路
张青敏和弟子表演对口落子《特殊招聘》,此节目曾获得山东省第七届小品曲艺大赛二等奖。
“山东落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青敏参加“百姓大舞台 送戏惠民生”活动。
“一斤豆腐卖八毛,二斤二八一块六毛钱,三斤豆腐更好算,三斤俺卖三八二十三……”山东济宁金乡县省级非遗传承人张青敏用淳厚、粗犷的“山东落子”,向人们唱述了“‘憨人’张三将豆腐卖完,‘精人’赵四却卖不出豆腐”的《三八二十三》的故事,也道出了“憨人”的“生意经”。
“山东落子”也称“莲花落”、“銧銧书”,清朝嘉庆时由乞丐沿门乞讨的歌唱演变而成,演唱时只用銧銧(即钹子)、竹板伴奏,不用弦乐。张青敏是“山东落子”最年轻的嫡系传人,他16岁拜“落子王”代永庆为师,一唱就是30多年。如今,已经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的他,深知自己的使命,为“山东落子”的传承问题殚精竭虑,甚至不惜打出“包吃包住,免费教学”的招牌来收徒。张青敏说,“老一辈儿传下的技艺不能在我这儿失传,无论如何我也要把‘山东落子’传下去”。
16岁拜“落子王”代永庆为师 每月交200块钱学费
金乡县地处鲁西南,地势低洼,常年受灾,粮食歉收,为了生活,弃农学艺者很多。1956年,金乡、鱼台两县合并时,通过登记,召开曲艺会议时到会者达200多人,很多就是唱“山东落子”的。张青敏的师父代永庆是当时唱“山东落子”的佼佼者,他常年到农村演出,人称“落子王”。
“山东落子”是文艺宣传战线上的“轻骑兵”,道具简单,轻装简从,易于活动,并且通俗易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落子王”代永庆经常受到各个生产队的邀请去各村演出。
“师父来我们村演出时我正在读高中,听了他唱的‘山东落子’之后,我就决定不考大学了,要跟着师父学唱戏。”张青敏告诉记者,征得家人同意后,他便到代永庆家拜师学艺。
“当时我们师兄弟一共10人,每人每月要交给师父200块钱学费,还要往师父家送小麦作为自己的口粮。”张青敏说,他是师父最年轻的徒弟,也是他的关门弟子,师父教得很用心,他学得也很认真。三个月后他学有所成,便跟着师父到农村去唱戏。
“山东落子”有精湛短小的小段儿,也有巴棍(中篇),还有蔓子活(连本长篇)。其内容既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神话等,也有平常生活琐事。代永庆当时去农村,主要利用晚上时间给村民唱蔓子活,一个故事要唱20多天,每晚演出前,张青敏都先唱个小段儿暖场。虽然赚的钱都是师父的,但是他也得到了锻炼。
17岁独自闯江湖 把粉丝变成了媳妇儿
几个月后,张青敏开始自己“跑江湖”,那时他17岁。
“那时候我没有名气,技艺也不成熟,没有生产队出钱请我唱,我就主动要求到各村去唱,不给钱也唱。半年后,终于有生产队出钱请我唱,一个月2-3块钱,那时候我师父唱一个月是3-5块钱。”张青敏说,他一直跟师父保持联系,继续跟师父学习。
张青敏的演唱技艺越来越娴熟,常年在鲁西南、鲁南、皖北、苏北等地区演唱,小有名气。
19岁的时候,张青敏到一个村里演出,生产队把他安排到一户人家吃饭。这户人家有一个18岁的闺女,正在读高中,她听张青敏唱“山东落子”后非常喜欢,成为了他的“粉丝”。后来,这个姑娘读完高中后,便嫁给了张青敏。“那个年代,很少有父母肯让闺女嫁给‘穷唱戏’的,从这一点上看得出我岳父岳母是很开明的。”张青敏说。
张青敏告诉记者,妻子很喜欢“山东落子”,还跟他学过一段时间,他到村里演出的时,妻子负责给他唱小段儿。后来迫于生计,妻子在家种地、照顾孩子,他自己去演出。
“山东落子”的唱腔曲调单纯,半说半唱,基本上以唱为主,以说为辅。张青敏在演出的过程中,吸收其他曲目的特长,不断改革演唱技巧,在唱法唱腔上,改过去四平八稳的轻口声落子为现在的高平声落子,明确分出高音、低音、截音,突出连口、喝、断、词、疾等唱法。
“山东落子”一个人就是一台戏,俗称“单口落儿”,张青敏创新表现形式,自创了“双口落儿”,两个人共同演出,这一创新使得“山东落子”更有市场,更受观众欢迎。